某果蔬专业博士生一行8人,深入某贫困山区,为当地3个村的村民传授果树的种植技术,当年3个村的水果产量之比为3:2:5,第2年3个村的水果产量都有不低于20%的增加,且3村水果总产量增加50%,问3个村水果产量的最大增幅可能是多少?
80%
120%
150%
170%
专业的选择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非常重要。近年来,很多人认为“学计算机编程一定会有光明的前程”。实际上,这一看法与几年前流行的下述观点类似:“学法律最有可能取得事业成功。”而现在法律专业毕业生明显是供大于求了。
从上述信息中,可以推知如下哪项结论:
由于在工作中将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法律专业毕业生也要学习计算机编程
计算机程序员将越来越需要律师的服务
市场上很快会出现对律师的大量需求
学习计算机编程的毕业生数量很快就要超过市场需求量了
费孝通在反思一生学术研究时,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根据这段文字,“文化自觉”的主要作用是:
使文化的发展方向更为可控
使人们能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文化
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文化的来源和特点
使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转变更为容易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百亩。
(2)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3)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4)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
(5)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
(6)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
(7)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
1-4-6-5-7-2-3
1-6-5-4-3-2-7
2-7-1-4-6-5-3
2-3-1-4-6-7-5
某单位招聘两名应届毕业生。经选拔确定甲、乙、丙、丁四位人选进入最终考核。考核结束后,四人进行了以下猜测:甲说:“我不会入选。”乙说:“我入选,则丙会入选。”丙说:“除非丁入选,否则乙不入选。”丁说:“乙会入选但丙不会入选。”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的猜测正确,则下列判断必然正确的是:
甲、乙入选
甲、丁入选
乙、丙入选
乙、丁入选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将_______地度过一生,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将是一盘散沙;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必定注重眼前的_______,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就会变成少数人捞取私利的工具。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冲破了旧有意识形态的束缚,人民的认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现在是重树理想的时候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浑浑噩噩 功过得失
糊里糊涂 小恩小惠
得过且过 功名利禄
碌碌无为 蝇头小利
角色失败是指角色承担者被证明已经不可能再继续承担或者履行该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不得不中途退出,放弃原来角色。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角色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虽然还处于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角色失败的是:( )。
夫妻离婚
朋友绝交
职员借调
官员撤职
过多信息摄入或过度信息________让我的人生不自由。十五年来,我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光阴都花在互联网上,花在许多与我的人生并无关系的________上。我热爱生活,并且喜欢安静,我更想坐在阳台上读几本书,________地过一上午,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与世界抱成一团。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爆炸,名人轶事,美滋滋
爆炸,奇闻异事,懒洋洋
依赖,奇闻异事,懒洋洋
依赖,名人轶事,美滋滋
人类的四大烦恼,不但“生”“老”“死”没人躲得过,就是“病”也无法根除,人类自有“药”的发明,“药”与“病”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在“药”不太灵的时候,行气、导引、祝由(古代的精神疗法)会重新产生吸引力(如对外丹术衰落后的内丹术和处于绝望的癌症病人),但它们始终不能摆脱附庸地位。
这段话旨在强调:
人类有些根本性烦恼是无法摆脱的
当“药”失灵时,人类就会求助于其他方法
“药”是人类治病的基本手段
“病”与“药”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的网民,不再是过去处于某一特定组织、相对具有整体性的“人民”。网络对社会成员进行了“再组织化”,各行各业的人群基于话题、诉求、兴趣爱好等重新组合,而且,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的大众化、民主化,使群众拥有了更多发言渠道,拥有了信息获取和自我强化的能力。这意味着观念和精神秩序的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重塑
重构
形塑
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