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适量适度、通俗易懂、提炼准确的口号,对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推动工作会产生积极作用。今天,改革攻坚面临繁重任务,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显得__________,务须以诚心换真心、以守信换信任,让口号和行动同频共振,把每一个诺言都__________成可感的实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弥足珍贵 兑现
历久弥新 履行
难能可贵 践行
来之不易 实现
研究文学史不可能剥离其思想内涵,研究思想史也不能脱离文学这一重要的表现形式,二者从来就是_________的。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如果隔绝了与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整体联系,也就难有_________的深度分析,也就无法描述文学思想史的真实形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互为表里 举足轻重
如影随形 精益求精
密不可分 抽丝剥茧
相得益彰 鞭辟入里
微商买卖是一种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的商品交易,发生于微信朋友圈中,是熟人买卖在社交网络上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交易因为是建立在朋友的信任之上,因此,一旦遇到微商销售假货,反而熟人会蒙受损失,微商也失去了朋友的信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微商买卖:
张三在市中心开了一家门店,经常通过微信做商品宣传,生意很红火
李四因为向朋友销售假货,被工商部门罚款一千元,现在停业整顿中
王五微信圈里有很多好朋友,他经常向他们介绍美容产品的打折信息
赵六不慎遗失手机,耽误了好几笔已经谈成的微信好友的生意,损失上千元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年画传达着我国民间的美学形态
年画体现出民众的审美情趣
年画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美好心愿
年画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爱国统一战线就是这种广泛民主性的突出表现。爱国统一战线通过( )这一组织形式行使参政议政等民主权利。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国家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诗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纸质媒体上,要充分利用舞台、影视等多种平台,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很多优秀诗歌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走向舞台、影视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表演者的理解和感受,对诗歌进行了“第二次艺术创作”,辅以声光电等多种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欣赏性和观赏性。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借助当代技术手段,人民群众对诗歌的理解远胜古人
借助舞台、影视等艺术形式,诗歌可以保持长久生命力
表演者对诗歌进行“第二次艺术创作”延长了诗歌的生命力
普及诗歌需要借助舞台、影视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数先行国家的行政重心逐渐向社会福利管理转移,它们的人口基础管理,普遍形成了一种以“人口服务”为主的新体制。这种体制并没有放弃人口的管控,只是这种管控的核心目标是人口服务,基本手段是人口服务,表现形式也是人口服务。它将管控寓于服务之中,而不是相反。我国社会转型的人口管理,显然也面临着类似的调整。
以下表述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相符的是:
我国的人口管理应确立人口服务的管理宗旨
人口管控与人口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先行国家的人口管理转型是行政重心转移的结果
人口管理的新体制通过人口服务实现人口管控
一深一浅的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诚然,零珠散玉也有价值,但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管是印在纸上,还是映射在手机屏幕上,只要它还是《论语》。电子化不一定让阅读变浅,关键是所读文本浅不浅。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电子化阅读比纸质阅读更便捷、更有效
浅阅读比深阅读更胜一筹,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考能力
用什么载体读书并不是阅读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所读文本是否深刻
看爱情小说与看人文经典,收获是一样的
千年以降,端午节始终氤氲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厚重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伦理内涵,不断渗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给我们以醇厚绵长的心灵滋养,给民族以生生不息的动力。也由此,越是在现代化和城市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刷下,我们越是要有延续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寄托情感和文化符号的固有仪式或可以简化,浓郁的民俗表现形式或可以进化,但端午节的肃穆价值不能抹掉,你我心中的敬畏不能消退,对历史和文化的尊崇更不能抛弃。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应重视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
应警惕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应深入发掘端午节厚重的文化内涵
应增强延续自身文化的自觉性
民俗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即传统与文化的活态形式。它是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淘洗留下来的文化精华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民俗对于特定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功能,对于当代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段文字是从什么角度来定义“民俗”的:
群体建构
社会功能
价值观念
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