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者
成功的人生少有挫折和失败
成功是一种心理感受,与现实的物质无关
成功可以自己定义,不用将其看得过于神圣
学术评价中,往往交织着主客观的各种复杂因素。由于学术评价常受到评价主体学术观点、情感倾向、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事实上,这类数据所包含的评价意义是由点击者、下载者、引用者体现出的,过度倚重这类数据就是把量化数据的制作者当成了评价主体。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以量化指标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备受争议
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过多依赖量化数据
正确的学术评价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
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学术评价才是可靠的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最重要的节日。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包括拜月、赏月等。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日美满、喜庆的气氛。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秋节的食俗也是多种多样,各地的中秋美食令人无限神往。
由此可推,作者接下来最可能重点写作的内容是:
各地的中秋美食
概括中秋节的民俗活动
各地的中秋赏月活动
各地中秋节的民俗活动
屏幕阅读与在线阅读的兴起,以及海量信息的便捷搜索,使人们的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的特征。即时的在线阅读取代了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是典型的浅阅读。其实,不仅在网络阅读中有较为突出的浅阅读,纸面阅读中的浅阅读同样不容忽视。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浅阅读形成的客观原因
浅阅读有哪些基本特点
浅阅读存在于哪些领域
浅阅读显现的消极影响
转型期的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从神圣转向世俗,从理性转向感性,“拒绝崇高、淡化价值”,有时候很有一些市场。这是低俗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当下低俗之风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在世俗的社会环境和感性的文化土壤里,不产生“三俗”倒是不可理解的。
作者说“不产生‘三俗’倒是不可理解的”,意味着“三俗”:
不可避免
难以拒绝
可以接受
应该默许
除了创制艳丽的极光之外,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还可能严重损害地球上的重要设施设备。1859年发生的“卡灵顿事件”是有记载的最大一次太阳风暴,当时的极光在全球2/3地区上空均可见,全球电报网络瘫痪,指南针乱转。今天,同等规模的太阳风暴仍有可能严重影响卫星导航、通信服务和供电网络,而现代社会的运转显然离不开这些设备。然而,哪怕是现在最先进的设备——美国宇航局的“先进集成探索者号”飞行器,也只能提前30—60分钟预警即将发生的强太阳风暴。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出,作者的态度是:
对强太阳风暴的损害相当恐惧
对强太阳风暴的损害非常担忧
对强太阳风暴的预警很有信心
对强太阳风暴的预警十分失望
1994年初,经中国科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共同合作,地处藏东南的深5382米、长496公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确认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前不久,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中国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是20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还有院士强调,如果说中国出土的秦兵马俑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见证,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则是新发现的大自然中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第一奇观。
这段话主要谈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自然景色
研究价值
形成的原因
发现与确认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而剧本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于编剧的水平和创作态度。在目前的文艺创作生态中,相较于导演、演员,编剧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某种程度上打击了编剧创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其创造性的发挥。另外,也有一些编剧缺乏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自甘沦为“剪刀糨糊手”,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扰乱了文艺创作环境,拉低了文艺作品的品位。
上文是一篇文章的编者按,由此推测,编者选登的文章主要谈论的是:
编剧的职业精神
剧本的重要性
文艺创作的生态环境
编剧地位的提高
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回“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_。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的隐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进退维谷 才短思涩
随波逐流 博采众长
进退失据 扬长避短
骑虎难下 避实就虚
远在异国他乡的国家大剧院、鸟巢以及央视大楼的设计者们,在对中国所知无多的情况下开始工作,令他们获得灵感的,既不是中国政府的规划意愿,也远非中国传统文化。这两者始终没有成为他们想象力和审美价值的来源,没有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这些设计者对中国了解较少
这些设计者拥有创作自由
这些建筑不能体现中国文化
这些建筑的审美价值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