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论问题,皆要弄清文体的要素,人们习惯上把议论文分为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而任何议论首先要明确论辩的对象。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叶先生讲作文深入浅出,没有花架子,遵循作文构思、写作规律,是务本的做法,不同于后来者的舍本逐末,把雕虫小技说成作文的规律,把百花齐放的议论文弄成了千篇一律。议论文既然要“说服他人”,那么写作者首先就要明确这个“他人”是谁,这一点,便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前奏。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
叶圣陶先生对议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
论点、论据、论证并非议论文最重要的要素
写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论辩对象,即“对谁说”
说明文和议论文成功的关键分别是“说明白了”“说服他人”
①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必定汇集了各方面的资源与活力
②以全球化的视野来看,是城市把世界各地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③城市社会化的精细分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协调和交流,而创新与创造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就像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所展示的那样,城市海纳百川,汇集各路精英,给人以无穷的梦想和希望
⑤城市的发展既是一部群居史,也是一部产业创新与大众创业史
⑥无论是工业时代初期的蒸汽机革命,还是今天的“互联网+”,都是以城市为代表的新生产方式的胜利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①③②⑤⑥④
②①④③⑤⑥
⑥③②①④⑤
⑤①③②⑥④
虽然有些山寨产品的确能给某些消费者带来一定的价值,但总体来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尚不足的裸露与讽刺。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山寨厂商来说,他们的前途只有一个,就是被淘汰。更令人焦虑的是,他们有可能把原本走正道的正规军拖下水。如果我们必须相信未来即将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国家将充斥着以简单效仿、小偷小摸和强取豪夺为核心元素的山寨文明,那要么是我们喝大了,要么就是上帝他老人家不小心喝大了。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寨文化的泛滥暴露了国人知识产权意识的不足
绝大多数山寨产品生产者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一个经济大国不应充斥着山寨产品
对山寨产品应有一定限度的宽容,因为它给某些消费者带来了一定价值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100多年来,电影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新技术让电影释放新魅力,也带来新的电影美学。电影修复同样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电影修复从2K分辨率、4K分辨率、单声道转化5.1声道,再到今天黑白转彩色技术的又一突破。该片修复耗时7个多月,上百人参与,修复了16.5万帧画面,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人工智能)上色,加上人工逐帧做精细化调整,使之最终呈现大银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从黑白到彩色,科技使电影艺术迈上新台阶
科技助力电影修复,能让老电影焕发新光彩
电影发展史,就是电影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
老电影修复,《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成功范例
很多农贸市场,对超薄塑料袋的使用几乎是不闻不问。执法部门对于超薄塑料袋往往采用突查的方法,但商贩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检查时,超薄塑料袋就被藏了起来,不见踪迹;检查一结束,却仍是老样子。处罚力度小也是“限塑令”难以彻底执行的原因之一。小商贩们一天的营业额三五百元,执法人员对其处罚时,金额多在数十元至百余元间,这样的处罚力度显然很难起到警示作用。同时,整个限塑工作事关工商、质监、城市执法、环保等多个行政部门,多部门管理容易造成推诿扯皮,最终导致无人管理。
这段文字没有告诉我们的是:
塑料袋泛滥在于监管缺位
执法部门的限塑检查应有常态机制
三个和尚没水吃
农贸市场是最大的塑料袋流出地
定窑白瓷是继唐代的刑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定窑所烧制的白瓷,其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定窑白瓷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在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中一部分产品专为官府和宫廷烧造,但更多的是为民间需求而生产的。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假设必须为真的一项是:
在当时的历史条下,只有官府和宫廷用品,才会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
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的定窑瓷片,只占出土瓷片的一少部分
史料中关于定窑原为民窑,自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官府和宫廷用瓷的记载是真实的
官府和宫廷对定窑白瓷的需求量远远小于民间
①流亡到江南的侨姓士族,也不可避免面临私家藏书的散失
②永嘉之乱导致的文献典籍流失非常严重
③西晋荀勖《中经新簿》著录秘阁藏书有29945卷,东晋之初“渐更鸠聚”,仅存3014卷,这是朝廷藏书流失的情况
④如藏书丰富的张嶷、傅颖根两家,永嘉之乱中“避难南行”,最初携带不少书籍,由于逃难不便,只好“料简世所稀有者;各各保录”。这种情况在当时南渡士族中是很普遍的
⑤因此,东晋初期实际的文献状况,不像朝廷藏书的亡散那么严重
⑥至于江南旧族的藏书,受到战乱影响相对较小,如钱塘范氏“家世好学,有书七千余卷,远近来读者恒有百余人”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②④①③⑥⑤
②③①④⑥⑤
③②①④⑥⑤
①④②③⑥⑤
黄色与红色一样,是中华民族偏爱的颜色。在与“五行说”相对应的“五色论”里,黄色代表土,居于四方的中央。东汉的儒家为了抬高君权,突出了“五行”和“五方”中“土居中央”的观点,把土说成是一切元素的根本,因此中央是至高无上的,这也极大地提高了黄色的地位。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也接受了这一说法,把黄色定为正色之首,随后的隋、唐王朝都加以效仿。从唐代起,正黄色成为皇室的专用色,滥用即会获罪。时隔千年,虽然黄色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金黄色那高贵庄严的气质依然存在。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析中华民族偏爱黄色的原因
追溯土居中央观念的形成历史
探讨颜色与五行观念的内在渊源
强调皇权观念对色彩文化的影响
生物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或核酸药物)的分子量非常大,很难进入细胞里面发挥作用。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病毒尺寸远远大于蛋白质,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细胞内,它是利用什么“秘密武器”呢?科学家在研究HIV时,发现病毒表面有一段氨基酸序列在入侵细胞时起着关键作用,于是他们把这段有用的序列克隆出来,发现只要连接上这段多肽序列,无论是生物大分子还是几百纳米大小的颗粒,都能畅通无阻地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于是科学家将这种神奇的多肽称为穿膜肽。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穿膜肽技术的特征
穿膜肽技术的概念
穿膜肽的具体应用
穿膜肽存在的缺陷
全球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微生物正在成为传统抗生素产业的死敌。寻求这一困境的破解之道,是全球抗生素科学家的研发重点,也将决定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信息菌素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具有全新的杀菌机制,通过在细菌的细胞膜上形成一个致死性离子通道,让细菌内容物泄漏、能量耗竭,从而杀死细菌。凡是具有脂质双分子生物膜的微生物都逃避不了这种杀伤。信息菌素具有安全、杀菌效果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杀菌效率是目前常规抗生素的数百倍甚至数万倍。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信息菌素与常规抗生素的杀菌机制类似
传统抗生素难以穿透脂质双分子生物膜
信息菌素对特定微生物有致命的杀伤力
过度使用信息菌素会产生耐药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