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受教育人口中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达到了:
9000人
27000人
39000人
14000人
专家认为,造成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大学生进入的将是劳务型、操作性的岗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素质的劳动者,而这些正是现在的大学生所缺少的。
对这段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有操作技能素质的劳动者
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素质的大学生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劳务型、操作性的岗位不适应大学生
约翰喜欢攀岩和射击运动。他的大学同学中没有一个既喜欢攀岩,又喜欢射击,但他所有的中学同学和大学同学都喜欢游泳。
若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除攀岩和射击外,约翰也喜欢游泳
约翰所有的同学都喜欢游泳
约翰喜欢的所有运动,他有一位中学同学也都喜欢
约翰喜欢的所有运动,他有一位大学同学也都喜欢
相比那些不踢足球的大学生,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由此可见,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大学生踢足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
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
足球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
研究表明,长跑比踢足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说,40岁以下患2型糖尿病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或因此死亡的风险比其他同龄人更高。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美国《循环》期刊上报告说,他们利用瑞典一个糖尿病人群数据库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涉及31.8万多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157万多名对照组人员,跟踪调查他们在1998年到2014年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在40岁之前被诊断患2型糖尿病的人,得中风、心肌梗死、心脏衰竭以及心房颤动的风险更高,且女性糖尿病患者与男性患者相比这一风险相对更高。报告主要作者格拉斯哥大学教授纳韦德·萨塔尔说,这一结果说明,在年龄不大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应更积极地去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并鼓励中年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改变生活方式,以尽可能推后患糖尿病的时间。
根据上述文段,可以推知: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关联风险
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容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不可避免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银行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2年期2.25%,3年期2.52%,5年期2.79%。如果存入1万元,5年后本息最多为多少元:
11430
11395
11240
10965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大学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深渊,人们根本无须到学校里进行学习。若你钻进学校不过想的是挣钱,你真是找错了门。在收入超过2500美元的人们中,一半以上没大学文凭,你在大学里学得的一切,在工作中不过是一张废纸,最好不要浪费你们挣到的钱,虽然你的好朋友们都想挤进大学。
以下哪个为真,能削弱以上论述:
人们进入大学,目的仅在于钱,别无他图
许多收入甚丰的人未进过大学校门
大学里一般不传授与工作相关的技能
很多人认为进入大学获得学识或成就更重要
2010—2014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数量占县级区划数90%以上的年份有()个:
1
2
3
4
①业绩优秀
②大学毕业
③应聘工作
④评为先进
⑤升为部门经理
①②③④⑤
②①③⑤④
②③④①⑤
②③①④⑤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研究结果近日公布。对全国1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平均每天玩网络游戏的时间约为2小时,22.95%的大学生基本每天都玩网络游戏。游戏不只是男生的偏好,47.7%的女生表示玩网络游戏,14%的女生基本每天都玩。_______, 高职院校学生玩游戏者近七成,普通本科高校玩游戏者超五成,双一流高校玩游戏者超六成。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比2017年增加4.44分钟;2018年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19.81分钟,比2017年减少0.57分钟,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9.58分钟,比2017年减少2.42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5.56分钟,比2017年减少1.32分钟;2018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玩游戏的时间,大致是我国成人阅读时间的6倍。大学生花这么长时间在网络游戏中,已经超出了“适当乐于其中”的范畴,显得颇不正常。提高我国大学生培养质量,需要引导大学生控制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培养大学生更广泛的兴趣。
大学生花这么多时间在网游之中,有多方面原因。有的大学生从小就是“宅男”“宅女”,除学习之外,休闲时间就用电子产品打发时间。以前由于学习任务重,玩游戏的时间被家长严格控制,到了大学,学习任务变得相对轻松,加之老师平时管得不严,不少学生就宅在宿舍玩游戏,甚至通宵达旦不能自拔。调查显示,31.97%受访大学生有熬夜玩游戏的经历,其中3.52%经常熬夜,28.45%偶尔熬夜。
一些大学生进大学之后,缺乏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感到十分迷茫,这也是玩游戏多、读书少的重要原因。而进大学后变得迷茫,又和基础教育的升学导向有关——升学导向主要以考大学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不少老师和家长还以“进大学之后就轻松了”“可以好好玩了”“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来激励学生在中学时苦读备考。因此,一些学生考上大学后,也就彻底“放松”下来,有人以前几乎不玩游戏,现在也天天玩游戏,仿佛要把之前的“损失”补回来。
此外,与以前中小学被老师、家长管着的学习生活不同,大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规划。然而不少大学生不具备充分的自主管理和自主规划能力,不知道如何自主安排时间,如果周围其他同学大多以打游戏度日,他们也就“随大流”跟着玩游戏了。
针对大学生花太多时间玩游戏甚至沉迷网游的问题,我国大学也进行了治理,有的治理手段还很严厉,甚至引发了争议。比如,禁止新生配个人电脑,学生宿舍晚上10点断电断网,对大学生采取高中管理方式统一早自习、晚自习,但效果有限。鉴于此,大学首先必须从严教育管理,让大学生平时就不敢松懈。在发达国家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大多感慨读大学特别忙、特别累,这是因为学校要求特别严。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培养本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的自主管理和自主规划能力,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大学发展多方面的兴趣。
我国基础教育需要真正为每个学生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不能灌输给孩子功利的读书观,不能让学生形成“不考试、不升学、派不上晋升用场,就不必读书”的偏见。建立终身学习社会,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需要淡化读书的功利价值,让学生真正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与乐趣。
以下哪项不是大学生玩网游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差
从小就宅在家里用电子产品打发时间
大学普遍缺乏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
上高中时玩游戏的时间被家长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