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人大学毕业后分别选择了读研、留学和工作。
已知:
①甲和另外一个人选择了读研;其他一人留学,一人工作。
②留学的毕业成绩比丙的毕业成绩好。
③丁没有选择工作。
④丁的毕业成绩不如丙。
由此可知:
和甲一起读研的是丙
乙的毕业成绩不如丁
乙选择了留学
丙没有选择工作
大学发展遇到的困难是可以理解的,如知识成倍增长,新学科不断出现,旧学科依然存在,学校的扩大趋势不可阻挡,因此大学变得更难管理,足以耗尽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管理者是从教育者中挑选出来的,由于缺乏管理方面的训练,很可能陷入可悲的境地。他们因学术经历而被任命,之后却再没有时间来思考学术问题。学校的扩大要求他们不遗余力地寻求资金等各种支持发展的资源,他们在为保持发展自己的研究中心而奋斗时,也越来越深深地卷入了筹集资金和事务的苦役。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大学扩张的主客观因素
大学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大学管理者陷入困境的原因
选拔大学管理者的最佳途径
姚老太病故后遗留下60万元遗产,遗嘱明确函:患小儿麻痹症的小儿子王五继承20万元,遗赠隔壁对自己照顾颇多的李大嫂10万元,剩下的30万元没有明确归属。遗产分割过程中,发现姚老太尚有40万元债务未清偿,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姚老太己病故且其遗嘱并未提及债务,因此40万元债务不再需要清偿
30万元法定继承额清偿债务后,未得到清偿的10万元不需要继续清偿
60万元遗产清偿债务后,王五、李大嫂和法定继承人平均分配20万元
法定继承额清偿后,王五和李大嫂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余下10万债务
一条执行考察任务的科考船,现从B地沿河驶入海口,已知B地距入海口60千米,水速为每小时6千米,若船顺流而下,则用4小时可以到达入海口。该船完成任务从入海口返回并按原速度航行4小时后,由于海水涨潮,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水速变为每小时3千米,则该船到达B地还需再航行()小时。
5
4
3
2
民众是否爱好学术,直接影响到学术本身的升沉;而学人不唤起国人对学术的自觉,“文德”不能与民分享,则“民德”就会堕落,“文德”本身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没了提升的基础。为了使“文德”更好地转化为“民德”,蔡元培提出了以大学为社会文化中心的主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大学是“文德”的中心
“民德”是“文德”的本源
“文德”与“民德”的双向关联
“文德”对“民德”有提升作用
某大学一项为期7年的调查研究发现,经常喝无糖饮料的人反而更容易长胖。这是由于无糖饮料中的甜味剂降低了大脑对于甜味的反应,从而促使人们在选择食物时倾向于摄人更多的糖。
要使上述论证成立,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
爱喝无糖饮料的人往往很少进行运动锻炼
摄入的糖分积聚在人体中会转化为脂肪,造成肥胖
对于儿童来说,喝多了无糖饮料会影响身高并造成肥胖
甜味剂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很慢,引起人体代谢变化并不明显
某社区举行了居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甲作为选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乙找过区人大代表反映菜市场环境问题;丙对居委会工作提出过批评建议;丁参加了市政府改造“人民公园”听证会。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甲选举的是省人大代表
乙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丙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
丁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三千多年前,当“中国”这个名词刚被使用时,它的范围只指今天的河南一带,以后才逐步扩大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尽管这一地区并非今天中国的地理中心,却一直被认为是“天下中心”,并且长期雄踞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中国”一词在古代的真正含义
三千年以前中国大致的疆土范围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将下列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①培养了真正的大师。
②但在今天难以想象的艰苦办学环境中。
③要说艰难困苦。
④原因就在西南联大恪守兼容并蓄、学术自由、民主治校的大学精神。
⑤西南联大大概是空前绝后的。
⑥西南联大却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⑥③④①②⑤
③①⑥②④⑤
⑤③⑥④①②
③⑤②⑥①④
某法院对某刑事案件有以下四种说法:
①有证据表明赵刚没有作案;
②作案者或者是赵刚,或者是王强,或者是李明;
③也有证据表明王强没有作案;
④电视画面显示,案发时李明在远离案发现场的一个足球赛的观众席上。
下列各项是对四种说法的不同描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从上述说法中可以推出,只有一个人作案
上述说法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从这几种说法中可以推出,表明王强没有作案的证据是假的
李明肯定不在该足球赛的观众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