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机器人写诗,很多人出现了一种恐慌。高晓松就曾感慨:“等有一天,机器做出了所有的音乐与诗歌,我们的路也会走完。”很有必要思考的是,这个世界将来会失去诗意吗?有人曾讲过,人类最大的恐惧是未知。但以事后的眼光来看,这种恐惧往往显得无厘头,真当未知成了已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有时甚至是一种美好。当初火车取代马车,何尝没有碰到种种“未知的恐惧”?可事实表明,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取代是不可阻挡的,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可阻挡的。技术的进步,总体上给世界带来了诗意,而不是相反。
这段话主要想说明:
人类追求诗意的美好愿景并不会为技术所改变
人类的恐惧来自于未知且最后都被证明是美好的
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人类大可以坦然面对新技术所带来的未知改变
某单位打算邀请五位专家在6月下旬参加一个项目论证会。某日,工作人员致电五位专家以确定会议日期。
专家甲说:“我有两天不行,因为我每周一都要参加本单位的例会。”
专家乙说:“我6月27号以后要出国访问。”
专家丙说:“我下周四之前都在外地开会。”
专家丁说:“我下周五、六、日都要参加其他会议。”
专家戊说:“最好在下半周举行,一般上半周都没有时间。”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召开项目论证会的时间是:
6月21日
6月22日
6月23日
6月24日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了“中国梦”的问题,_______________因此,“中国梦”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
①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个人梦想的实现是建立在国家繁荣基础上的。
②其实,换一个角度,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③它使人联想到民族奋进的滚滚大潮,气势磅礴的宏伟蓝图。
④所以,我们每一天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也是在缔造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⑤“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
⑤④②③①
③⑤①④②
②①④⑤③
⑤③②①④
有7名到大美公司应聘的人员:甲、乙、丙、丁、戊、己和庚,他们被安排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进行面试。每个人进行面试的时段各不相同,而且每人只进行一次面试。所有应聘人员不是硕士,就是博士。还知道如下条件:
(1)不存在面试顺序相邻两人都是硕士的情况;
(2)己的面试先于乙和丁;在己之前进行面试的人中恰好有两名硕士;
(3)甲是第6个进行面试的;
(4)庚的面试在丙之前进行。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哪两人的面试不可能相邻?
戊和己
戊和丙
己和乙
己和庚
触景生情是指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触景伤情是指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悲伤的情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符合触景伤情定义的有:
①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
②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③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④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⑤杨柳共春旗一色,落花与芝盖同飞
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⑧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0个
1个
2个
3个
动用公帑给低保户予以生活保障,过年过节给弱势群体送慰问金,都属于政策倾斜——某个人穷,某个群体生活有困难,很多时候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造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种倾斜恰恰是在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可是,反观“高层次人才子女中考予以加10分投档录取”,这种优惠取之于谁用之于谁呢?高层次人才子女有“不足”需要补吗?这种“补”所损害的其他人的子女,他们又何尝“有余”?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高层次人才子女考试加分政策有损公平竞争
政策倾向于弱势群体才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真正体现
政策可以倾斜,但在倾斜时不能有违公平正义
政策倾斜要符合“损有余而补不足”“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法律事件是指由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有这样一种情形:王某与张某签订加工承揽合同,合同约定王某在一个月内为张某加工某种石料,在遇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情形下,王某可延期交付。合同签订后第二天,当地即发生洪涝灾害,但王某仍如期完成,并将石料交付给张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王某和张某签订合同
当地发生洪涝灾害
王某如期完成加工
王某将石料交付给张某
《天天快报》报社组织拓展训练,最后一天对所有参加拓展的员工进行考核。如果考核结果达到3分或3分以上,记为优秀。在考核之前,有几个人就成绩讨论起来。
陈东说:“小军、小霞身体素质都不错,他们俩至少有一个优秀。”
牛力说:“训练的时间太短,大家练习都不够,这次没有人能得优秀。”
马方说:“怎么可能呢?有人以前就参加过训练,他们一定能得优秀。”
假设这三个人只有一个人的猜测得到了验证,那么一定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牛力说的对,参加拓展的报社成员没有人得优秀
没法确定对错,但所有训练成员都得到优秀
马方说的对,有人获得了优秀,但也有人不优秀
陈东说的不对,小霞没有得到优秀
某公园内有个奇怪的摊主小周,他只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五和星期六工作,而且他只出售4种商品:玩具汽车、充气气球、橡皮泥和遥控飞机。每个工作日,他上午只卖1种商品,下午只卖1种商品,而且还知道如下条件:
(1)小周只在两个连续的下午卖玩具汽车;
(2)小周只在1个上午和3个下午卖橡皮泥;
(3)星期六这天,小周既不卖玩具汽车,也不卖充气气球。
若上述情况为真,请问哪一天小周一定会卖玩具汽车: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五
有7名到大美公司应聘的人员,甲、乙、丙、丁、戊、己和庚,他们被安排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进行面试。每个人进行面试的时段各不相同,而且每人只进行一次面试。所有应聘人员不是硕士,就是博士。还知道如下条件:
(1)不存在面试顺序相邻两人都是硕士的情况;
(2)己的面试先于乙和丁;在己之前进行面试的人中恰好有两名硕士;
(3)甲是第6个进行面试的;
(4)庚的面试在丙之前进行。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哪两人的面试不可能相邻?( )
戊和己
戊和丙
己和乙
己和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