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就诊率被定义为每百人中两周内因病或身体不适寻求各级医疗机构治疗服务的人次数。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3.0%,其中城市地区为13.3%,农村地区为12.8%。城市地区,东部、中部、西部两周就诊率分别为15.4%、8.8%、15.8%;农村地区,东部、中部、西部两周就诊率分别为16.1%、11.4%、11.0%。
从调查人口分年龄别进行分析,两周就诊率随年龄组从低到高的变化是:
先下降而后上升
持续上升
持续下降
保持水平不变
有学者指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特殊逆城镇化”现象正大量发生,即在城镇化总体上尚未完成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和郊区化阶段的时候,“逆城镇化”现象已经开始涌现,在特有制度约束下形成“走入乡村”“走向小城”的人口活动趋势,并且,这一趋势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潮流。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学者观点的是:( )。
近年来,异地养老是许多老年人改善生活品质的自发选择,城市老年人结伙搭伴到农村养老,成为一种潮流
进城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和就业,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城市居民到城镇、乡村长期居住,带动当地重新繁荣,在部分乡村出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不同人们的聚居点
据某研究机构不完全统计,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深入农村体验生活3次,大大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北省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63.4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58元,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18.3元,增长6.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45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若城镇家庭以3口人计算,则2009年城镇居民的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
9002元
9757元
10274元
11136元
2020年3月27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20年5月1日施行。下列与该《条例》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在社区治理中坚持党建引领,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
对于没有业主大会、没有业主委员会小区的自治管理问题,首创组建过渡性质的“物业管理委员会”
进一步提高业主大会成立的“门槛”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的原则设立。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 )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乡长
镇长
县长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在上述城市中,2016年末( )市常住人口数量同比增量最大。
深圳
广州
天津
武汉
目前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过大学生群体严重浪费粮食的问题,他们每年倒掉的食物足以养活1000万人口一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如遇红白喜事,人们都以大摆宴席,铺张浪费为荣,似乎吃剩下的饭菜越多,越能表明其热情好客和慷慨大方,相反,如果谁家的宴席刚刚够吃,会被认为是小气鬼,丢人现眼。
这段文字最能说明的是:
红白喜事和大学生食物浪费严重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红白喜事宴请铺张有些社会心理认同
中国人舌头上的浪费严重
改革户籍制度已经成为某市当前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要点就是放宽对外来人口的限制。但决策者却面临两难,一方面他们懂得吸引外来人口对加快该市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又担心人口激增会带来许多压力。因此在决策班子里形成了“开放”和“保守”两种意见。
下列各项如果是真的,都只能支持上述某种意见,除了:
“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已经严重不适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观念的转变,该市近年来幼儿园和中小学数量递减
该市现有的交通、教育等基础条件和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其城市人口扩容的需要
据该市公安部门统计,近年来该市犯罪案件增加,案犯中来自流动人口的比例提高
有人曾经对城市所拥有的加油站的数量进行过统计,发现加油站总数的增长和城市人口总数的增长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前者是后者的0.77次方。例如,某城市的人口总数增加10倍,其加油站总数只增加到10的0.77次方倍,也就是5.9倍;如果人口总数增加100倍,那么加油站总数就会增加到100的0.77次方倍,也就是34.7倍。
由此,可以推知:
加油站数量的增长速度可能满足不了成倍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求
若一个城市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则其加油站的总数不会增加
城市人口规模越大,加油站数量增长幅度越小
城市人口和总油耗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在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0.94%。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7万人,增长1.36%。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占13.35%;15~64岁人口为5910万人,占74.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12.53%。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
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为:
75万人
79万人
82万人
8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