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癌症是“现代病”,因为“从前听都没听说过”。最近,貌似又有些研究支持这一观点。近日,英国《每日邮报》一则报道被引入国内,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两位科学家通过研究木乃伊,发现古人无癌,癌症是“人造现代病”,甚至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死亡率开始急速飙升”。对医学史以及癌症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会觉得这个结论非常怪异,“人类的死亡率”从来都是100%,何来“飙升”?自然界中的各种致癌因素,比如紫外线、环境毒素、霉变食物、致癌病毒等,也都古已有之。不过,报道所描述的研究倒是真实存在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癌症综述》。
作者认为:
癌症与工业化关系密切
现代人患癌症的比例增大
癌症应归咎于环境污染
癌症从古到今都是存在的
某开发区发展委员会召开环境工作专题圆桌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以及委员会所属的开发区环保局、工业局和农业局的局长和副局长。他们八个人均匀地坐在一张会议圆桌旁,只有一个同部门的正职和副职的座位被分隔开了。并且:
①委员会副主任对面的人是坐在环保局局长左边的一位局长;
②工业局副局长左边的人是坐在农业局局长对面的一位副局长;
③农业局局长右边的人是一位副局长,这位副局长坐在委员会主任左边第二个位置上的副局长的对面。
则座位一定被隔开的是:
环保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工业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农业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
以人工智能、3D打印和泛在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使人类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的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却会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欧美国家近些年来失业率一直保持在高位,尤其是青年人的失业率很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很多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加剧这方面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________________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
如何促进技术进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
如何解决高失业率与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问题
如何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增加就业、减少贫富差距
(1)一张华人父亲为儿子撑伞的背影照与另一张英国父亲在雨中牵着女儿,只为自己打伞的背影照在网上被疯狂转发,两种_______的做法引发很多争议。
(2)如果说民法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那么民法总则便是这套百科全书的前言和大纲,体现着民法的精义与原则,_______着我们时代的民法精神与立法哲学。
(3)美国人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在终南山中修行的隐士并写下《空谷幽兰》,他随之________,成为知名汉学家和翻译家。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南辕北辙 映射 声名鹊起
背道而驰 折射 声名鹊起
背道而驰 映射 声名大噪
南辕北辙 折射 声名大噪
日本经济近期的“景气”主要得益于重建需求和政府重启环保车补贴等政策刺激,并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重建工作的逐步推进,重建需求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将持续减弱,而环保车补贴政策也即将到期,外需将成为日本经济下半年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目前看来,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国家经济增速减缓、日元持续高位等因素制约,未来日本经济或将艰难前行。
以下各项中,与上文说法不一致的是:
环保车补贴政策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美国经济增长乏力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未来重建需求或难以刺激日本经济持续发展
未来日本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和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独立进行的研究活动中,从多种人体癌细胞中分离出了单独的基因,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这些基因可以使人体正常的健康细胞发生癌变。多年来,基因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一直认为,可以通过改变这种基因的办法来使癌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现在,他们果然找到了这种基因,从而使人们在战胜癌症的进程中又前进了一大步。
下列说法符合上文意思的是:
这些基因的发现是不同的研究机构相互合作的结果
这些基因能够对癌细胞进行修复,因此可以成功的医治癌症
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些基因,因而成功地克服了癌症
科学家们的这一发现在人类攻克癌症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地,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逊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教授的这段话意在强调:
要保护和挽救那些将要消亡的语言
语言和生态环境一样,是人类的共同的财产
语言是比鲸类、金字塔和亚马逊森林更宝贵的人类财富
语言比任何建筑都更值得保护
早期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并不清晰,质量管理专家给出的质量定义也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质量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这是从生产角度来定义的质量,即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20世纪6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质量是产品的适应性,强调产品要适合用户的使用需要,任何产品如果不能满足顾客需要,不管它多么符合产品标准,也不是好的质量,这是人们首次从用户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质量。_______________,这是质量观的一次重大转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满足生产需求转变到供给需求
从对产品的保量要求转变到保质要求
从强调产品转变到强调服务
从关注生产方转变到关注需求方
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珀纳蒙研究所近期出台了一份研究报告,称北美公司的不少离职雇员在离公司时会随身带走属于公司的机密敏感数据。这其中的许多人将会在新公司的工作岗位上为尽快立足而使用这些数据。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北美许多公司大幅裁员。人们几乎每天在新闻中都可以看到公司裁员的消息。裁员当然可以使这些公司减少因危机带来的资金压力,但同时也可能因公司管理措施不到位而为公司留下后患,使竞争者从中获利。
由此可以推出:
裁员必然导致公司机密泄漏
金融危机加剧了公司机密泄漏的情况
泄密的公司都曾经裁员
面对金融危机,公司最好不要裁员
1912年,在埃及的一次考古挖掘中,考古学家波哈特发现了公元前十四世纪埃及皇后奈菲尔提蒂的半身像并运回国。根据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最新发现文件,波哈特当年在半身像的归属问题上,故意误导了埃及政府。为了能够留住珍贵的半身像,他让埃及官员在灰暗的灯光下查看文物,还对半身像的结构做了文章。埃及古迹最高委员会已反复要求德国将文物归还,至少它暂时回到埃及故土。
根据上文可以推断,考古学家波哈特是:
德国人
埃及人
美国人
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