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涉及教育资源争夺战,不仅把观众的心弦绷紧到了低龄教育阶段,而且暴露了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教育。一些剧中人以为,只要孩子能够考到高分进入好的学校,就是最好的教育。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
应试教育是教育资源长期相对匮乏、社会选拔标准相对单一的后遗症
仅仅以分数作为单一评判标准,早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各种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相关部门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个别孩子以很高的分数考入国内著名高校,最终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数据显示,全世界收看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电视转播的观众中,女性就占了39%,在下一届比赛时该比例可望升高。“这是一种新现象,但其价值却被严重低估。”世界第四大广告营销集团阳狮媒体的首席执行长莫里斯·勒维说:“我们显然因此错失了商机。”
由此可以推出:
①2006年世界杯期间的大量广告集中在男性消费品上
②2010年世界杯的女性观众人数可能将首次超过男性观众
③在转播世界杯比赛的电视广告中,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品
④2010年世界杯比赛的电视广告中,可能出现更多的女性消费品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④
当年《西游记》首次播出时,就已轰动全国,造就了______的盛况;30年来,它的重播次数达到了3000多次,观众百看不厌,几乎无“剧”能出其右。86版《西游记》的成功绝非偶然,那一代影视工作者对电视艺术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______,是造就这部荧屏经典的重要条件。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万头攒动 吹毛求疵
万人空巷 精益求精
洛阳纸贵 乐此不疲
趋之若鹜 不遗余力
2003年广告类节目时数中,广播要比电视多出:
56.18%
66.78%
78.61%
81.72%
最受欢迎的电视广告中有一部分是滑稽广告,但作为广告技巧来说,滑稽正是不利之处。研究表明,虽然很多滑稽广告的观众都能生动地回忆起这些广告,但很少有人记得被推销的商品名称,因此,不管滑稽广告多么有趣,多么赏心悦目,其增加商品销量的能力值得怀疑。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假设条件是哪一个:
在观众眼里,滑稽广告降低了商品的信誉
不能提高商品知名度的广告是不能促进销售量增加的
滑稽广告虽然可看性强,但常常不如严肃的广告那样容易被人记住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促销商品的知名度
近年来,国产精品剧________,主旋律作品“爆款”频出,一部《山海情》实现了电视遥控器在家庭的代际统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续集,观众的真心点赞和真切感慨,体现了优秀国产剧的深厚观众缘,也证明了好作品的强大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异军突起 感召力
拨云见日 凝聚力
数不胜数 创造力
层出不穷 生命力
二次售卖理论指的是媒介单位先将媒介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读者、听众、观众),然后,再将消费者的时间(或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或广告主的过程。简言之,第一次售卖,媒介向受众提供信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消除受信者的随机不确定性,这里售卖的是信息,信息是商品。第二次售卖,将受众的注意力售卖给广告商,受众的注意力是商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没有反映二次售卖理论?
某儿童乐园不仅在全球开设游乐场,经营游乐项目,还售卖自己品牌下的各类衍生品
电视购物播出,企业收到客户订单后会分析客户喜好,并间隔一段时间打电话回访,为客户推介同类产品
某报社先将报纸卖给读者,发行量增大后,再将针对读者的数据分析信息卖给广告商,广告商进行广告的特定投放
某电影上映后票房极佳,在了解观众群体后,其续集上映时植入了针对性的广告,使广告品牌获得了观众的关注
电视频道对于人们而言不再稀缺,电视频道的不断增加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观众的注意力选择已经成为电视媒体追逐的稀缺资源。
这段文字最可能引起下面哪个话题?
电视媒体在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战中如何获胜
传播过剩时代的电视观众应如何理智选择频道
传播过剩时代对人们的生活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热衷追逐观众注意力如何影响电视媒体的品位
拍摄行业剧难就难在既要在专业上不被________,又要在戏剧情感上引发共鸣,巧妙地将艺术性与专业性结合起来。我国电视剧行业发展到现在,对于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的驾驭已经________,但是在行业剧的创作上还是要注意立足于真实情况和现实模型,决不能对行业________、胡编乱造。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挑剔 得心应手 以偏概全
苛责 驾轻就熟 浮光掠影
责备 绰绰有余 望文生义
指摘 游刃有余 一知半解
在充满变量的世界,我们是眼花缭乱的观望者,也是置身其间的推动者。曾经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不见了,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即可享受送货上门的电商火了起来;全家人乃至几家人守着一台电视机等待每天一集电视剧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屏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早已多样化,而且信息芜杂难辨——“_______”,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容不得视而不见,也容不得退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难
变
乱
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