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科学家宣布,他们用小鼠皮肤细胞培养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这些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能产生身体内包括卵子和精子在内的所有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功效。同年11月,科学家再次报告说,他们成功地用人类皮肤细胞培养出了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这项研究解决了胚胎干细胞研究所面临的伦理问题。
由此不能得出的是:
用人类皮肤细胞仿制出胚胎干细胞
今后将彻底改变干细胞研究的科学与政策
今后将为生物医学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伦理问题与生物医学研究方向关系不大
土地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想要在土地退化的地区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必须提高土地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性。一方面,把握积极作为和有所不为的平衡,即一手抓人工治理,一手抓自然修复;另一方面,提高防治精细化水平。如果同时做到上述两个方面,土地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性自然得到了提高。
由此可推出:
只有在土地退化的地区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才能提高土地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性
如果土地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性得到了提高,则说明在土地退化的地区恢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如果土地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性没有得到提高,则说明或者没有把握积极作为和有所不为的平衡,或者没有提升防治精细化水平
如果土地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性得到了提高,则说明把握积极作为和有所不为的平衡,以及提升防治精细化水平一定同时得以实现
一位德国科学家做了一项研究,他向一组6个月大的婴儿展示尺寸和颜色相同的图片,其中一部分图片内容是花朵或鱼类,另一部分图片内容是蜘蛛或蛇。结果发现,当看到花朵或鱼类的图片时,婴儿无明显反应,而当看到蜘蛛或蛇的图片时,所有婴儿的瞳孔都明显变大。因此,这位科学家认为,人们对危险动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学习。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每个人表达恐惧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所有婴儿都见到过真实的花朵或鱼类
瞳孔扩大是产生压力或恐惧的标志之一
多数成年人见到蜘蛛或蛇都会产生恐惧
天文探索是为了揭示宇宙的奥秘,而占星术则忙于为某个具体的人卜算吉凶;化学揭示了水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厂商炮制出的所谓“小分子水”的概念,则成为了典型的商业骗局;在苏联时代,经不起严格推敲的“李森科遗传学”之所以能红极一时,正是“李森科试图消除学术竞争对手”与“苏联当局试图以科学证明意识形态的胜利”二者一拍即合的结果,而并不是它本身正确得无以复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伪科学:
会对科学发展有消极或负面的影响
经不起科学所必须接受的严格检验
披着科学的外衣示人,非常有蒙蔽性
带有功利性,其传播是有特殊目的的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它之所以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
超出了可见光谱范围
低于视觉刺激阈限
不能刺激锥体细胞
不能刺激棒体细胞
2010年12月12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__________的货币政策。
适度紧缩
适度宽松
稳健
前紧后松
达尔文有句名言,“我坚持奋战五十五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
上文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即:
达尔文有许多名言
达尔文五十五年全都是失败
达尔文的工作很艰辛
达尔文很谦虚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有几项:
(1)在所有行业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占绝大多数。
(2)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折旧与生产税净额之和没有营业盈余多。
(3)房地产业增加值中固定资产折旧占绝大多数。
(4)第三产业的十二个行业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比例最小。
四项
三项
二项
一项
要达成科学上的一致见解,道路是曲折的,会历经许许多多的死胡同。偶尔,人们最后发现,那个独辟蹊径的人才是正确的——大家乐见其成,但这样的案例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甚至比媒体报道的还要少。有时,新的发现推翻了先前的共识。但绝大多数时候,科学的进步是超越并拓展了过去的概念,而非提出相反的概念。例如,爱因斯坦并没有“推翻”牛顿。他只是超越了牛顿,为理解空间、时间和引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为广阔和深刻的视角。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科学的发展进步大多是在前人基础上的超越
独辟蹊径并且取得成功在科学界其实非常难
新发现推翻先前共识是科学界经常发生的事
许多科学发展并非建立在颠覆原有的认知上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模式生物的是:
豌豆——孟德尔在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果蝇——生物学家摩根选用果蝇进行基因的突变进化研究
白鼠——现代医学研究大量使用白鼠作为实验动物
病菌——医院进行细菌培养以确认患者的感染病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