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定因素是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的产物。
根据上文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文化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它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人的心理发展既来源于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又取决于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
人的心理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产物
人的心理发展与文化有关,但与人的社会活动并无必然的联系
人们常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把大运河比作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智能之河。那是因为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它经历了上千年的沧桑风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积淀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记录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方面面的丰富信息。它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纽带,有人称它是一个“魂”。
题干中它所指的“魂”是:
黄河
大运河
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母亲河
某部门开展年终评选工作,需从11名员工中评选出一名优秀员工和两名积极员工,且优秀员工与积极员工不能为同一人,则可能会出现的评选结果共有()种。
495
990
1210
1980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号,未免让人遗憾。虽然春联、福字、门神、年画以及灯笼等诸多元素,都可以视作春节的文化符号,但是这些符号是琐碎而不统一的。我们的“春节符号”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品牌性的、超越以往的东西,让人一眼见之就能想到它代表着我们的春节。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春节最能体现中国年节文化的内涵
春节需要统一的文化符号来代言
年节文化内涵需要通过符号来表达
春节记忆需要用“文化符号”唤醒
甲乙两人同时沿直线跑道两端匀速相向而行,两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距跑道中点50米,两人到达跑道尽头时立即掉头重新出发,重新出发后两人第二次相遇,第二次两人相遇也为迎面相遇,且距跑道中点150米。则此时两人中速度较快一人比速度较慢一人多行走多少米?
150
400
200
300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35年的一首词。该词描绘的是红军( )的场景。
征战甘肃南部关隘腊子口
征战福建龙岩、漳州
飞夺泸定桥
征战贵州娄山关
为了解网站对不同年龄段用户群体的吸引力,某综合网站随机调查了3000名该网站的用户,主要调查内容为用户在该网站首选阅读的频道(下简称首选频道)。
注:假设本次调查能够代表该网站用户的真实阅读情况。
如果该网站日均登录流量为6万人,则平均每日首选生活频道的用户约为( )人(不考虑同一用户反复登录该网站的情况)。
331
1260
3310
12600
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继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身份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法定继承的上述规定,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王一夫妇与王一的父母在一次水灾中丧生,无法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王一只有弟弟王二,王一的妻子只有父亲,则王二既可以继承父母的那份遗产,又可以继承王一的全部遗产
离异的刘大与儿子(未成年)、弟弟刘二在一次事故中死亡,无法确定死亡先后时间,刘大和刘二有父母和弟弟刘三在世,则刘三也可分得那份遗产
李某和李妻与独生女(已婚)乘车外出,途中发生车祸,三人全部死亡,但无法确定死亡先后时间,则李女丈夫对李某夫妇遗产的继承顺序先于李某父母
马某与大儿子马大、孙子(马大所生独子)丧生,无法确定死亡先后时间,只有马某留下100万遗产,其亲属中只有马大之妻和二儿子马二,则马大之妻与马二继承的财产份额不同
某社区公共财物被损毁,公安机关锁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并分别对他们进行了审问:
甲:我没有做这件事,这件事是乙做的;
乙:甲、丙、丁中肯定有一人做了这件事;
丙:此事是由甲和乙中的一人做的;
丁:甲说的是事实。
经过调查,发现两个人说的真话,由此可以推出:
甲是罪犯
乙是罪犯
丙是罪犯
丁是罪犯
田山歌,是以表现稻作生产和水乡生活风情为内容的山歌形式,曾广泛流传于长江三角洲部分水稻耕作地区。田山歌与其说是歌,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记录了历史文化、婚姻爱情、民情风俗,反映人文语言心理、宗教等大量内容,有着江南稻作文化区域民歌中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田山歌的历史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太湖流域开始有原始的栽培水稻农业时,整个江南就已经产生田山歌的原始形态。作为我国典型的稻作农业区,太湖流域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因此,这种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当地人们创作、传承田山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田山歌特有的艺术价值
田山歌特殊的环境条件
田山歌独特的创作手法
田山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