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看待西方总有一个_______的影子,那就是历史的悲愤。如果说,这种悲愤过去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悲,那么今天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傲,两者的内在逻辑_______:我们缺乏与西方世界在心理上真正的平等对视。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挥之不去 一脉相承
纠缠不清 如出一辙
阴魂不散 一以贯之
排解不掉 一体相连
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于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③全社会研发经费、研发投入强度、全球创新指数居世界首位
④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保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斯在《档案中的虚构》一书中,以16世纪法国赦罪书中的案情编造为例,凸显所谓原始档案的虚构性,引发历史研究者对档案可信性的质疑,但是换一个角度,在档案的记录、归档与筛选、保存等制作环节中所掺杂的主观意识,恰好也是档案的一种真实性,更可以反映某种特定的时代风尚。因此,对档案可信性的质疑,不应导致对档案的否定与摒弃,而是更应进一步地发掘其中深藏的多元化的历史真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主观意识可能会影响档案的可信性
档案多少都会反映特定的时代风尚
学者对档案的虚构性持有不同见解
存在虚构成分的档案也应善加利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要历史节点已依法实施两次特赦,具有重大意义。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两次特赦时间分别为2015年和2019年
特赦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签发
特赦对象包括被判处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的罪犯
特赦须经人民法院裁定
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下列与其发表时间相同的历史事件是:
联合国军完全撤出朝鲜
古巴导弹危机
东西两德统一
越南抗美战争彻底结束
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加速城市化,以城市化为杠杆,撬动内需增长,不失为一个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选择。并提出可以借鉴的“破窗理论”:当一扇窗户被打破以后,主人自然要购置新玻璃,这就是间接促进了玻璃厂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拉动了经济发展。因此说,城市化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的理论和观点:
有官员声称,中央出台刺激经济政策,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
有学者论证,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使中国经济摆脱长期陷于谷底的状态
有市民认为,仅仅加速城市建设不是提升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好办法
有开发商认为,城市化就应该加速房地产开发
中国革命史上,一些历史事件产生了深远影响。按事件发生先后排列无误的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百色起义
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皖南事变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重庆谈判
上党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对“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人类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动植物的质量
环境决定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生物也反过来决定环境的变迁
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完全由环境和人类造成
到了二十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获得了足够的力量能够决定环境的变迁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徐悲鸿的父亲达章公是一位正直不阿的画家。
(2)他不慕功名,不求闻达,曾刻了许多图章,以明心志。
(3)如“半耕半读半渔樵”“读书声里是吾家”“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儿女心肠、英雄肝胆”······
(4)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做人的高尚品德使徐悲鸿受到很深的影响,并使徐悲鸿走上了绘画之路。
(5)他精诗文、书法、篆刻,尤擅绘画,在山水、人物、花鸟上均有很深的造诣。
5-2-3-4-1
1-2-3-5-4
1-5-2-3-4
1-5-4-2-3
唐初名相娄师德,做兵部尚书时巡察并州,在当地与众人一起吃饭时,发现自己碗里的饭白且细,而他人的饭却黑且粗,就问属下。属下惶恐回答,仓促间没能准备更多浙米。娄说:有仓促的客人,没有仓促的主人嘛,吃粗饭有什么关系!便令人换粗饭来吃。
这个故事所蕴含的“为官理政”的道理有:
①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②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
③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④与百姓同其甘苦
⑤为政,通下情为急
①④⑤
①③⑤
③④⑤
②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