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治理”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范式,把重点放在确定一个真正以公民为基础的、以服务为基础的、以需要为基础的组织基础。整体性理论着眼于政府内部机构和部门的整体性运作,主张管理从:
分散走向集中
分权走向集权
部门走向整体
破碎走向整合
根据调查结果测算,家庭平均消费率在76%左右,城市家庭消费率为77.6%,高于农村家庭的74.1%,说明城市家庭的即期消费倾向要略高于农村。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分别为57.9%和53.9%。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与其他几类家庭的差距较为悬殊,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绝对数额约等于中等收入加上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数额。以城市为例,中等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24790.5元,中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31508.7元,两者相加仅比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55772.6元高526.6元。
拉动内需,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是重要对策,为此投资的重点应该是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最关键的措施是:
认清当前我国家庭消费所处发展阶段,促消费保增长保就业
改革和完善住房、医疗和教育制度体系,解决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
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减少农村家庭公共服务消费支出比例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重点帮扶农村和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水平
当前我国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下列不属于金融机构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的是:
执行居民存款保险制度
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查处违规使用资金行为
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规模
许多人在拍照时喜欢摆出“剪刀手”动作。对此,有人认为,如果手离镜头足够近,相机分辨率足够高,拍出的照片一旦上网,黑客就能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将照片中的人物指纹信息还原出来。这会让指纹认证及个人身份信息无密可保。因此,拍照时摆出“剪刀手”动作存在安全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目前智能手机虽在高速发展,但是分辨率还不足以拍出清晰的指纹
即使是高清网传照片,通过它还原指纹信息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
实验证明,网络照片受自身清晰度影响不满足识别指纹信息的条件
从电子照片中提取到用户指纹信息的相关报道,实为愚人节新闻
在商品经济裹挟下的一些人,关于文化的理解有时表现出大、虚、远的倾向——那是大人物管大事的内容,是说事而非办事的虚头巴脑,是离个人远、职业工作远、眼前利益远的“莫须有”;有时又表现出窄、利、浅状态——文化只是作秀、娱乐的活动,文化就是忽悠、包装、炒作时急功近利的手段,文化仅为谋取形象、氛围、环境好评。
最准确地概括了上述文字意思的是:
对于文化的理解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文化的内涵是丰富而厚重的
社会上一些人对文化存在误读
商品经济对于文化繁荣不利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不属于红色旅游的特点:
学习性
故事性
参与性
趣味性
“十点半,桥南百货大楼上,那闪烁的霓虹灯,准时灭。他还在河堤上站着。他算过卦。卦人说,酉戌相害。他属鸡她属狗。他不信。他只信一个字:缘。”这是不久前作家李佩甫为一个短信小说接力大赛创作的“龙头”。有数以千计的短信文学创作者从他开的这个头接力下去,衍生出了形态各异的短信小说。在李佩甫看来,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苏童、赵本夫、范小青、毕飞宇、黄蓓佳等作家都把自己的作品授权改编成彩信或短信小说,但也有人认为短信文学对文学的实质毫无意义。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
短信小说之争
短信小说是文学吗
由“龙头”衍生出的短信小说
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
某处长对下属做思想政治工作,引用孟子的话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这是在教育下属:
要在不同的需要中进行最佳抉择
不同的需要是不能兼顾的
要把低层次需要引导到高层次需要上来
需求层次高就是思想境界高
每天,体内的钙会从汗液、尿液等途径排出,维持钙的平衡就需要补充一些钙。对于儿童,骨骼生长需要钙的沉积,需要的钙就比排出的要多。再考虑到人体对钙的吸收效率,欧美国家推荐的标准是青少年每天1300毫克,成人每天1000毫克,老年人则是1200毫克,而婴幼儿、学龄前儿童根据年龄会低一些。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青少年需要更多的钙帮助骨骼生长
不同的人吸收钙的效率是有差别的
随年龄的增加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人每天会有一定的钙从身体里流失
托勒密派天文学家坚持“地球静止说”,其根据是如果地球是转动的,每天一圈,那么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在很短的时间都将运动很大一段距离。这时,如果一块石头从塔顶落下来,应该落在离塔很远的地方。可是人们看到的情景并非如此。石头总是落在塔基边缘,可见“地球运动说”是错误的。
下面哪个选项最能对这些论断提出质疑:
难道从塔顶落下的石头不会受到人为的干扰吗
难道塔一定是垂直的吗
地球不转动怎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的替换
从正在航行的船桅杆顶上落下的一件重物不也是落到桅杆脚下而没有落到船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