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圈的人聊起各自小时候的故事时,他们会觉得我老爸对我的苛刻要求很过分,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在家听到的都是表扬和鼓励,很少被家长严厉地批评。在他们看来,我爸带给我的都是负能量。我对他们说:“假如你们不是从小在北京长大,而是像我一样,在小县城长大,没有负能量激发你,你就不可能走得出来。”
正能量的关怀适合坦途的赏花者,而负能量的刺激适合绝壁的攀登者。
每一个从负能量包围圈中成功脱逃的人,其间忍受的辛苦都是无法对外人言明的。而一个人每次对自我的极大突破,莫不是源自孤身从负能量的____中杀出。这个过程对你胆气、心力的锻造,足以让你____,当然,你也可能就此沉沦、被征服。而万一____,它给你带来的巨大快感能让你瞬间领悟成长的真谛。当你一个人干掉要吞噬你的整个负能量集团军时,那种成就感绝非正能量的鲜花、掌声、赞扬所能比拟。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袭要比毫无悬念的完胜精彩太多,也诱人太多。
许多人说:“不要和那些带给你负能量的人在一起。”但我每当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我更多的是想到那些曾给我带来负能量的人。每一次负能量的冲击波袭来,在令我痛苦的同时也令我迅速成长。
正是那些负能量,让我从充满温情和爱意的童话笔触描绘下的世界里走出,从充满书生迂腐气的书斋里走出,来独自面对这个庞大、冰冷而陌生的世界。但当我不得不忍痛从跌倒处爬起时,不得不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意志去揭开真实世界的面纱时,我才慢慢发现,原来真实的世界并非初看时那样,在它庞大、冰冷和陌生的外表下,也潜藏着幽默、温馨和感动。
我因此知道,真实的世界和童话里的世界,未尝不是同一个世界;真实的世界和书斋里的世界,未尝不是同一个世界;而正能量与负能量,也未尝不是同一种能量。藏在幕后的上帝,就像双子座的孩子,有着双重性格。上帝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却未尝不是一个狡黠的胆小鬼,而那些负能量,正是用来检验勇者和凡夫的试金石。
每个人都希望永远和正能量为伍,但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白天而没有黑夜。没人能够永远活在正能量的庇护下,最好的成长就是直面负能量,并干掉它们。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成语,符合语境、搭配合理的一组是:
十面埋伏 绝处逢生 脱胎换骨
绝处逢生 十面埋伏 脱胎换骨
十面埋伏 脱胎换骨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脱胎换骨 十面埋伏
下列古谚、古训不蕴含同一哲学原理的一组是: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
鲁侯养鸟;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环形跑道进行健身锻炼,甲跑步,乙走路。若甲追上乙所需时间是两人相向而行相遇所需时间的3倍,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3:1
5:2
2:1
3:2
某工厂有甲、乙两个生产车间,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都相同。甲车间的总生产效率是乙车间的1.5倍;从甲车间调派30名工人到乙车间之后,甲车间的生产效率是乙车间的1.2倍。问需要从甲车间再调多少名工人到乙车间,两个车间的生产效率才能相同?
20
22
24
25
下列哪组事件全都发生在“二战”期间:
中途岛战役、华沙战役
索姆河战役、北非登陆
西西里登陆、萨拉热窝事件
斯大林格勒会战、珍珠港事件
甲、乙、丙三人去超市买了100元的商品,如果甲付钱,那么甲剩下的钱是乙、丙两人钱数之和的;如果乙付钱,则乙剩下的钱是甲、丙两人钱数之和的
;如果丙付钱,丙用他的会员卡可享受9折优惠,结果丙剩下的钱是甲、乙两人钱数之和的
;那么,甲、乙、丙三人开始时一共带了多少钱?
850元
900元
950元
1000元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来自英、法、中、德四国的甲、乙、丙、丁四位学者恰好相聚在一组讨论。他们每人除了会说自己本国语言外,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说。这四位学者交谈的有关情况如下:
(1)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作翻译;
(2)甲是中国人,丁不会说汉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3)乙、丙、丁三人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
(4)在四人中,没有一人既能用汉语交谈,又能用法语交谈。
据此,可以推出三个人都会说的那种语言是:
汉语
德语
英语
法语
某单位工会成立职工业余兴趣活动小组,分台球、乒乓球、羽毛球、登山四个小组。已知该单位的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人每人各参加其中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最少有其中的两人参加,最多有其中的5人参加。另外,还知道:
(1)丁与戊的参加情况完全相同;
(2)己与庚的参加情况完全相同;
(3)如果甲参加台球组,则丁也会参加台球组;
(4)只有乙和丙参加乒乓球组。
如果登山组只有己和庚参加,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甲参加台球组,羽毛球组
乙参加台球组,羽毛球组
己参加台球组,登山组
庚参加羽毛球组,登山组
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
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需花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需花4.2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1件需花多少钱:
1.05
1.4
1.8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