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中有句老话叫“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论其世,才能知其人其文。接受美学有条重要原则叫“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文本相融合时,才谈得上理解接受,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时而异,故讨论作品的接受就不能不牵涉到时事变迁。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讨论作品的接受必须考虑读者所处的时代因素
不同时期的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不同人生阶段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也可能不同
讨论作品必须考虑作者所处时代及作者的经历
如果科学追求真理但又不可能得到真理,难免导致不可知论或怀疑论的悲观论调,况且我们一旦得到真理,也就等于宣布科学的终结;但如果科学追求好的理论,我们对科学的看法就非常乐观;现在我们手中有迄今为止最好的理论,但将来还可能有更好的理论来代替它。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科学研究不能定位于寻找真理
改掉对真理的说法是为了让人们对科学的追求保持乐观
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绝对真理的
人们总是给自己很多藉口来拒绝寻找真理
汞在环境中有三种存在形态:金属汞、无机汞、有机汞。这三种形态下的汞均有毒性,其毒性由小到大依次为:无机汞<金属汞<有机汞。其中,金属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烷基汞是已知毒性最大的汞化合物,甲基汞毒性比无机汞大50~100倍。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
烷基汞属于有机汞
甲基汞不是无机汞
有机汞和无机汞不能呈现出液态
常温下的金属,除汞外均不呈液态
甲、乙、丙、丁四人驾车外出,遇到交警排查酒驾,四人因司机酒后驾车害怕受到惩罚而弃车逃跑,很快被交警擒获。当询问谁是驾驶员时,甲说:“不是我。”乙说:“是甲。”丙说:“不是我。”丁说:“是乙。”
若四人中有且仅有两人说了假话,那么谁一定说了假话:
甲
乙
丙
丁
屏幕阅读与在线阅读的兴起,以及海量信息的便捷搜索,使人们的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的特征。即时的在线阅读取代了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是典型的浅阅读。其实,不仅在网络阅读中有较为突出的浅阅读,纸面阅读中的浅阅读同样不容忽视。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浅阅读形成的客观原因
浅阅读有哪些基本特点
浅阅读存在于哪些领域
浅阅读显现的消极影响
雇员如果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中受伤或者工作造成疾病,就可以享受工伤保险。所谓工伤或者职业病,包括突发事故造成的伤害以及长期因工作积累下来的疾病。至于雇员本人或者其他雇员是否在事故或者致病中有责任,或者责任多大,一概与获得保险的资格无关。
这段话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
要是雇员受伤或生病,就可以享受工伤保险
如果是工伤或者职业病,雇员就有资格享受工伤保险
能否享受工伤保险,与雇员本人是否承担事故责任有关
雇员在事故中受伤,有责任的其他雇员应承担一部分责任
某工厂1号生产线生产了219瓶橄榄油,2号生产线生产了364瓶橄榄油。现进行装箱,要求每箱瓶数相同且用的箱子尽可能少。如果有且仅有一箱同时装有1、2号生产线生产的橄榄油,那么该箱中有多少瓶橄榄油来自2号生产线?
7
11
46
53
团体操表演中,编号为1~100的学生按顺序排成一列纵队,编号为1的学生拿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旗帜,以后每隔2个学生有1人拿红旗,每隔3个学生有1人拿蓝旗,每隔6个学生有1人拿黄旗。问所有学生中有多少人拿两种颜色以上的旗帜:
13
14
15
16
蓝天幼儿园小朋友在做剪纸活动,有一张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15厘米,底边上的高为22.5厘米。现在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厘米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第几张:
6
5
4
7
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
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