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中,占比最大的是哪个国家或地区?
欧盟
中国香港
日本
美国
一项每年进行的全国性的调查表明,过去30年里上高中的高年级学生对非法药品的使用呈持续而明显的下降。要想从上面描述的调查结果得出结论,认为20岁以下的人对非法药品的使用正在下降。下列哪项如果正确,能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上高中的高年级学生们使用非法药品水平的变化很少与20岁以下的其他人使用非法药品的水平的变化相符
在过去,上高中的高年级学生一直是最可能使用非法药品和最可能大量使用非法药品的人群
上高中的高年级学生使用非法药品的比例与所有的20岁以下使用非法药品的人的比例非常相似
这项调查显示的下降趋势是特别针对20岁以下的人进行的药物教育计划的结果
最新的两项研究成果引起人们关注:一是利用某种细菌来制造人造肉的蛋白质,该细菌靠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长,每产生1千克蛋白质约需2千克二氧化碳;二是把从大气中回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乙醇,生产1千克乙醇需要1.5千克二氧化碳。专家预测,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21世纪中期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
由此可以推出:
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食品和酒类将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未来可以通过人造食品吃掉二氧化碳来减少其排放
只有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才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可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还得要回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上去
在自然选择中,只有有性繁殖才能产生随机变异,环境压力(如疾病侵害)会使有益的突变(如获得抗病性)固定下来。但在无性繁殖中,后代的遗传物质不会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发生变异。由于华蕉(香蕉的一个品种)主要通过扦插繁殖,全球范围内种植的所有华蕉均为同一植物的无性繁殖后代。因此,一旦有新型病菌开始侵染,华蕉很可能会和19世纪中期因感染病菌而绝迹的大麦克香蕉品种一样全军覆没。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若后代的遗传物质不通过繁殖发生变异,那么这种繁殖就不是无性繁殖
若环境变化不能使有益的突变固定下来,那么有性繁殖就没有产生变异
只要被新型病菌感染,华蕉品种就会像大麦克香蕉品种一样逐渐消亡
如果华蕉品种采用扦插繁殖来繁殖后代,那么这种方式一定是无性繁殖
四个人在议论一位作家的年龄。
甲说:“她不会超过35岁。”
乙说:“她不超过40岁。”
丙说:“她的岁数在50以下。”
丁说:“她绝对在40岁以上。”
实际上只有一个人说对了。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说的对
她的年龄在45~50岁之间
她的年龄在50岁以下
丁说的对
17世纪的科学是经验主义科学。其时,大家普遍认为人类可以用感官来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最终了解整个世界。基于此,科学发现具有偶然性,也被大家广泛接受。但科学发展、新科学仪器的使用,让科研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情况让以往的经验变得不再适用——仅靠感官,人类已经无法处理和掌握这些数据,必须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同时,探索和挖掘数据的方式甚至能够让科学家们“计划偶然性”。
根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经验主义科学的局限性
什么是科学发现的偶然性
科学家如何“计划偶然性”
探索和挖掘数据的具体方式
火车站点A和B与初始发车站C的直线距离都等于akm,站点A在发车站C的北偏东20度,站点B在发车站C的南偏东40度,若在站点A和站点B之间架设火车轨道,则最短的距离为:
akm
3akm
2akm
akm
假设67代表C,7179代表GO,6778代表CN,那么687389代表:
FIY
BOY
DIY
DOG
2005年底,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164.51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07.69亿平方米,占房屋建筑面积的比重为65.46%。东部地区房屋建筑面积83•8亿平方米,中部地区45.22亿平方米,西部地区35.48亿平方米,分别占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的50.94%、27.49%和21.57%。东部地区城镇住宅建筑面积53.67亿平方米,中部地区30.33亿平方米,西部地区23.69亿平方米,分别占全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的49.84%、28.16%和22%。
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其中东部地区28平方米,中部地区23.9平方米,西部地区25.24平方米。
全国城镇户均住宅建筑面积83.2平方米,户均成套住宅套数0.85套。东部地区户均住宅建筑面积85.32平方米,中部地区77.96平方米,西部地区85.75平方米,户均成套住宅套数分别为0.89套、0.79套和0.83套。
2005年底,东部地区房屋建筑面积高于西部地区:
48.32亿平方米
43.82亿平方米
42.83亿平方米
52.83亿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