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3D打印和泛在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使人类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的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却会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欧美国家近些年来失业率一直保持在高位,尤其是青年人的失业率很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很多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加剧这方面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________________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
如何促进技术进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
如何解决高失业率与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问题
如何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增加就业、减少贫富差距
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通过特有的技术要素和技能或各种要素和技能的独特的组合来创造具有自身特性的技术,以产生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技术资源(包括技术和知识等)的企业能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是:
Google公司掌握网络搜索的关键技术
微软公司掌握操作系统的开发技术
原IBM公司掌握大型超级计算机的制造技术
联想公司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制造技术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那些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发现,树立了科学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比如19世纪有机尿素的合成,打破了“有机物只有靠动植物的生命力才能合成”的思想禁锢。但当我们自信能够通过合成超出自然的物质去战胜自然时,也应反思这些物质对健康、环境的反作用,毕竟它们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不应过于迷信科技的作用
应对合成技术进行全面评估
应全面审视科技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
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及人类的思维方式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下列关于民营经济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
③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④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①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②④
“低碳农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高效益”等“三低、两高”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是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实施清洁生产,并促进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显然,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有助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备“持续生产、安全保障、品质优良、调节气候、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
根据这段文字,对“低碳农业”理解不正确的是:
“低碳农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低碳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理想目标
“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形式之一
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世纪,一批建筑师、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认识到文化遗产面对工业发展而受到威胁的事实,已经开始努力进行力所能及的保护。而后,在一批有影响的学者和社会人士努力下,美国国会在1906年通过了《文物法》,该法规为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迈出了意义深远的第一步。相比之下,我国的文物保护立法和保护措施起步较晚,由于法规不严、措施不力和经费短缺等原因,文物保护工作经常处于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的状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美国的文物立法走在世界前列
工业发展是威胁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
文物立法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
研究人员对1971年到2008年间的36400名某国公民的膳食数据和1984年到2006年间的该国14419人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他们发现,生活在2000年代和1980年代的同龄人,摄入同样的热量、同样质量的蛋白和脂肪,做同样多的运动,2000年代的人还是会比1980年代的人在体重指数上高2.3%。换句话说,即使我们遵循同样的饮食和锻炼计划,今天的人也要比上世纪80年代的人重10%。研究者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和科技的发展有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以上观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化工产品应用于日常生活,这些物质可能改变人体的荷尔蒙进程,让人体调整和维持体重的机制发生变化
90年代后,新型的抗抑郁药被研发出来,成为了很多国家最常用的处方药之一,而这些药物都有让人变得虚胖的副作用
近年来,科技发展使得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体力劳动的比例显著下降,即使维持日常运动,总的体能支出也明显降低
现代人吃的肉比几十年前的人多得多,需要新的肠道菌群来消化,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让人的食欲大增从而体重增长
五十年代,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六七十年代,是“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收音机),是进国营工厂或穿上军装;八十年代是“万元户”;九十年代是有房有车;新世纪的幸福感呢,则和总理最近提出的“尊严”息息相关。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新世纪
幸福
尊严
幸福感
①某国的家庭规模不断地缩小
②便利店市场的增长势头持续
③前往大超市采购的需求降低
④生育率和结婚率不断地降低
⑤倾向近距离小批量购买模式
④①②⑤③
①④⑤③②
①④③②⑤
④①③⑤②
近日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显示,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5个维度的单项排名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均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太区域。综合排名前100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有34个在欧洲、30个在北美、29个在亚太。
根据以上信息最能推出的结论是: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分布呈现欧洲、北美和亚太三足鼎立格局
中国科创中心强势崛起使亚太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极
高新科技发展依赖于欧洲、北美和亚太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美国排名前100的科创中心最多,领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