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群岛的总面积约为6.1万平方公里,和爱尔兰差不多大
②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界处,被公认为是北冰洋的门户,同时也是前往北极点的出发地
③斯瓦尔巴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名叫“斯匹茨卑尔根”,形状极不规则,边缘布满峡湾
④海水顺着峡湾倒灌进来,最长的峡湾甚至可以深入内陆上百公里
⑤这个词来自挪威语,指的是由冰川侵蚀而成的V形峡谷
⑥峡湾的一头连接内陆冰川,另一头直通大海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②①③⑤⑥④
②③⑤①④⑥
③⑤⑥④①②
③①⑤②⑥④
车间里要加工的手套副数是口罩个数的2倍,如果每位工人加工3个口罩,则还需额外生产2个口罩;如果每位工人加工7副手套,则会超额完成6副手套。如每位工人每5分钟可生产1副手套或1个口罩,且车间内的工人数减少一半。问至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完成全部生产任务?
85
90
95
100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地区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资料中提到的4个铜材进口来源地中,在我国2006年进口铜材量所占份额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比所占份额最小的国家或地区多:
31.2万吨
27.6个百分点
25.6个百分点
3.3倍
甲县人大代表李某,于2006年当选为该县人大代表,一年后,因私迁入另一个县居住,他应:
享有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到届满
自然转任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按正常工作调动手续转任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被终止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2007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3.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8%,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由此中国出现了比较罕见的城镇居民投入增长幅度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的现象。2007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53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980元,同比增长20.8%,集体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111元,同比增长18.0%,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015元,同比增长11.8%。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增长远无低于城镇居民工资的平均水平。
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之差为()
697.5元
869元
1039元
528元
按从高到低排序,2006年南京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在表内所列城市中的排名是: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甲乙两辆车从A地驶往120公里外的B地,甲乙两辆车的速度比为2:3,甲车于上午8点30分出发,乙车晚出发20分钟,最终乙车比甲车早到B地,那么乙车( )时追上甲车。
9:00
9:10
9:30
9:40
2013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迈上新台阶,共完成22858.53亿元,增长18.3%,比2012年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18907.34亿元,增长18.6%;农村投资3951.19亿元,增长17.0%。
2013年,珠三角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约:
6.4%
14.9%
23.2%
30.5%
全球气候变暖使自燃野火的风险增加,但研究人员发现,全球经历火烧的土地面积正在减少,他们以卫星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从1988年到2015年,全球每年火烧土地面积缩小24%,其中包括热浪、雷电等导致的自燃野火,也包括烧荒等人类行为的影响。最明显的是草原地区,原本习惯防火烧荒的游牧居民的定居化,使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每年火烧土地面积缩小了约79万平方公里。
上述发现最能支持的论断是:
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火烧土地面积没有关联
全球火烧土地面积的减少有助于缓解气候变暖
随着草原地区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火烧土地面积会继续减少
防火烧荒等人类行为比自燃野火导致的火烧土地面积大得多
2006~2011年六年,江苏税收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分别用表示,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