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设计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很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为设计系学生开设中西方艺术史课程。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修习过中西方艺术史课程的学生与未修习该课程的学生在审美情趣上无显著差异
有没有审美情趣对于学生能否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关系不大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努力程度与设计出的作品的精美程度成正比
并不是所有学习过中西方艺术史课程的学生均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留守儿童的父母、留守监护人固然是关键,但也不能忽视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机关应当建立必要的教育和监督机制,督促父母或留守监护人认真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做好专门登记,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和询问;社会组织则应协助政府机关、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做好相应工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阶段性产物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和监督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父母的陪伴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代科学巨匠竺可桢_______“求是精神”,指引浙大的思想航标。
(2)经历了近5年的艰苦实践,他认为,学校改革至今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最核心的“去行政化”_______。
秉承、进退维谷
继承、举步维艰
秉承、举步维艰
继承、进退维谷
有学者跟踪研究了某群体500名成年人的收入情况,并将1991年该人群的收入分布在1996年的变动情况绘制成表2。如1991年属于收入最低1/5组的该人群在1996年时有51人依然处于同一位置,而有4人进入了收入最高1/5组。
在1991年,收入属最低1/5组的该人群当中,有( )在1996年进入了收入次高的组别。
7人
12人
21人
23人
为什么要提初等教育?正是多亏了这些学校,美国的早期技工才普遍能读会写,并精通算术,掌握一定的几何和三角知识,这种情况在新英格兰和大西洋中部各州尤为常见。目光敏锐的外国观察家认为美国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得益于这种教育。正如1853年访美的一个英国访问团成员所报道的那样,“由于有了学校彻底训练过的头脑,美国孩子迅速地成为技术熟练的工人。”
文章暗示早期美国技工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他们的数学知识中获益匪浅
显示了他们有严格的学校管理方式
产生于享有特权的家庭训练
基本上归因于发展
大学发展遇到的困难是可以理解的,如知识成倍增长,新学科不断出现,旧学科依然存在,学校的扩大趋势不可阻挡,因此大学变得更难管理,足以耗尽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管理者是从教育者中挑选出来的,由于缺乏管理方面的训练,很可能陷入可悲的境地。他们因学术经历而被任命,之后却再没有时间来思考学术问题。学校的扩大要求他们不遗余力地寻求资金等各种支持发展的资源,他们在为保持发展自己的研究中心而奋斗时,也越来越深深地卷入了筹集资金和事务的苦役。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大学扩张的主客观因素
大学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大学管理者陷入困境的原因
选拔大学管理者的最佳途径
在1950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的数量持续增加,然而却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以下哪项与上述情况相冲突: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比例有所增加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不变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针对教师的经费投入比以前增加了将近3倍
在1950年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在同龄人中所占比例由10%下降至9%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该数据表明:
消费升级特征明显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需求结构调整优化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文字正在从精英创造时代进入大众智慧时代。近日,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流量”“尬”“怼”等入选。近年来,年度十大流行语的网络特色日益明显,2017年有超过一半的入选流行语来自于网络或由网络赋予了新的涵义。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是:
网络语言的流行说明大众对语言文字发展的重要影响
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大众语言文字的主要组成部分
年度十大流行语征集范围主要以互联网用户为主
精英创造的语言文字正逐渐从网络使用中减少
不辞辛苦培训、不惜人力陪读、不惜成本择校……教育的焦虑为何愈演愈烈?利用家长从众、攀比的心理,培训机构的“洗脑”阵地已经前移到了手机里。在“某小学入学群”,刚开始大家交流孩子和家长信息,相谈甚欢。随着人数增多,广告出现了——暑期游学团、游冰训练班、理财平台等等,而最多的还是各种培训班的推荐,散播报名紧张等信息,制造焦虑气氛。相比各种培训、竞赛、考证给家长带来的焦虑,不少人宁愿恢复“一考(即小升初考试)定成败”。采访发现,城市的商业中心正在变身“超级学校”,每到周末、假期,就有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频繁进出。
如对这一文段进行内容概括,最合适的一项是:
家长的教育焦虑
教育的焦虑为何愈演愈烈
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参加各种教育培训
培训机构助推了家长的教育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