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根据此意见,关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到2025年,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
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下列选项中,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不相符的是:
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
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快建设我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日前,我认真拜读了一位老领导的回忆录,为他认真做事的态度而深深感动。他曾是一位县委书记,后来担任了市长,可他的第一份工作却是生产队的记分员。所谓记分员,就是负责记录队员每日工作情况的农民。这个在旁人看来“不起眼”的工作,他却十分喜爱,干得起劲。记分,一丝不苟,不偏不漏,客观公正,做到了让队长满意、让群众满意。因此,6年后被提拔为公社干部。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基层6年,为以后40多年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段话对做好机关工作最主要的启示是:
要尽量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要以客观公正为准则做事
要认真做好“不起眼”的小事
要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
甲、乙、丙在北京、南京和成都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医生、演员和教师。已知:甲不在北京工作,乙不在南京工作;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在南京工作的是医生;乙不是演员。
那么,甲、乙、丙分别在哪里工作:
南京、成都和北京
成都、北京和南京
南京、北京和成都
成都、南京和北京
在扬州考古发掘中,唐代地层的陶瓷残片数量猛增,令人瞩目,可扬州本地并无瓷窑。最常见的长沙窑来自湖南,而长沙窑执壶上恰有“借问舡轻重,满载到扬州”“借问岳家舫,附歌到扬州”的诗句。河北邢台、河南巩县等地烧造的白瓷、唐青花、白釉绿彩在扬州也非常普遍。关于唐代扬州多陶瓷的原因,下列最可能的是:
当时扬州在水路交通网络中的位置独特,运输方便,贸易发达
唐代之前扬州曾有过瓷窑
当时大量仕人、文人喜欢“烟花三月下扬州”,随身携带很多瓷器
古代扬州将士四处征战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其中有很多瓷器
黄山松在黄山岩石丛这种难以见容、与己为敌的环境里生长,海拔高达一千六七百米,名松的树龄都以数百年计。这些松树因抗风御霜,针叶短粗,冠平如削,绿色深沉,枝干坚韧且富弹性,一株株显得生气勃勃,十分顽强。迎客松挺立在青狮石旁,玉屏峰与天都峰的风口上,寿逾千年,两只巨臂向四海宾客致意。
这段文字让人们悟出:
松与石同外界自然密切联系
松树与石头之间,不再是有我无你,你死我活
人与环境,人与人,变不利为互惠,在竞赛、竞争中通达和谐
从许多人、事、物当中,洞悉他人所无法体会的绝妙世界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2011上海A042】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2012年末,全国总人口135404万人,出生人口163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0‰,比上年提高0.1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15‰,比上年提高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上年提高0.16个千分点。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女性人口6600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上年末下降0.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比上年末下降0.08。
从年龄构成看,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2%,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39%,比上年末提高0.27个百分点;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比重首次下降。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43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2.57%,比上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全国流动人口为2.36亿人,增长率比上年末提高2.92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
2011全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之比是:
0.90
0.95
1.05
1.15
某地调派96人分赴车站、机场、超市和学校四个人流密集的区域进行卫生安全检查,其中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有62人。已知派往机场的人员是四个区域中最多的,派往车站和超市的人员中,专业人员分别占64%和65%,派往学校的人员中,非专业人员比专业人员少30%,问派往机场的人员中,专业人员的占比在四个区域中排名: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从晋代一直到唐代,嘲笑一个人土气缺乏良好教养,不懂得上流社会的卫生习惯,往往就会说此人“不识澡豆”。澡豆是魏晋南北朝时发明的高档卫生清洁用品。此前人们盥洗的时候,去除油污的手段基本上只有米汤、面汤以及天然的皂角。澡豆则是以各种豆子研成的细末作为主料,利用豆角天然具有的去除油污的性能来清洁皮肤。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得出结论的是:
澡豆是上流社会发明的
澡豆的出现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
普通百姓很少使用澡豆
澡豆的除污能力是米汤、面汤和皂角所远远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