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64年我国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________,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两用系的设想,即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制种,短日低温下繁种,一系两用。到2010年底,我国共有427个两系杂交水稻通过省级或国家的品种鉴定。因此,在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已是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日中天 重中之重
独领风骚 势不可挡
方兴未艾 一往无前
和而不唱 大势所趋
移位不同于易位。只要当本来应该出现在原型结构中某个位置的成分离开原来的位置,跑到结构中其他位置上去了,就是移位,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当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而易位则是话语中临时追加或补正造成的,易位后的成分不能再分析为这个结构的句法成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移位的是:
一只羊跑了→跑了一只羊
大伙笑得肚子都疼了→肚子都疼了,大伙笑得
他大概到家了吧→到家了吧,他大概
这地方太美了→太美了,这地方
基层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是:
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
直线制
矩阵制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下列哪一项属于产业结构的要素:
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科学技术
技术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链
主导产业、生产率、物质产品
生产要素、产业划分、科技投入
相对来说,选择整体经济社会的技术结构,以及制定实现该种结构的有关政策,是一项独立于其他领域,可以在科技战略内部完成的任务。并且,技术结构极大地制约着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战略和政策中,技术结构策略居于核心地位。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科技战略是可以独立于其他领域而独立完成的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战略和政策中,应将技术结构置于核心地位
制定科技战略要依据不同的国情
技术结构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参与资本与技术的引进和输出,摆脱封闭的自我调整,在国际产业结构的转换中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商品和劳务的交流,通过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可以对我国产业结构起补调作用,实现对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填补国内的一些空白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这里,关键是如何瞄准国际产业结构的动向,盯住国际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心,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跟紧国际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产业结构的转换中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过商品和劳务的交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中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某地鼓励农户种植果树,规定每个自然年末种植果树面积比年初增加5亩,农民可得到2000元奖金,且超出5亩后每增加1亩可额外获得x元奖金。已知每个自然年种植的果树,从下一自然年起每亩每年可获得y元的果树收入。某农户第一年开始种植果树,当年种植10亩,获奖金3500元;第二年种植面积扩大16亩;第三年种植面积又扩大15亩,年收入比第一年的16倍多1000元。问以下哪个不等式能准确描述x与y的关系?(注:年收入=奖金+果树收入)
x<0.2y
0.2y≤x≤0.5y
0.5y≤x<y
x≥y
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大国,下列哪些种源是我国能够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且有竞争力的?
①水稻 ②小麦 ③玉米 ④大豆
①
①②
①②③
①②③④
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下列措施符合这一改革要求的是:
调整渔业、林业和畜牧业的比重,确保农业占比稳步增长
增加财政收入,确保粮食产品、进口量及库存量三量齐增
提高主要粮食作物收购价,完善补贴制度,确保粮食安全
降低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是:
改善交通状况,发展现代物流业
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
改善外资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
改善投资结构,发展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