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注重观测记录和规律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大特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至今都有着_______的闪光点。在天文、地理、气象、农学等领域,古人_______的记录可谓汗牛充栋。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可圈可点 勤奋
令人赞叹 勤勉
叹为观止 辛勤
感人肺腑 勤劳
近代以来,史学界发展出几种“专门之学”,即简帛学、敦煌学、徽学、黑城学等,这些学问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出土或传世的文书,包括简帛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黑城文书,时间跨度从战国秦汉直至明清。虽然这些研究的对象多是文书,中国却并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研究是随着出土或传世文书的不断发现而逐步扩大兴盛,却又各自为界。所以,只有在文书数量足够多、研究足够丰富、积累足够厚重、交流足够频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中国古文书学”。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史学界怎样的研究状况:
重考据轻分析
重发展轻交流
重理论轻实践
重传统轻创新
据报道,某贫困地区的248所中学通过直播与某一线城市的重点中学同步上课已经有16年之久。16年来,这248所中学里,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十几倍。从数据上看,这种直播教学模式是非常成功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成功模式并未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解释这一令人遗憾的现象:
不同中学学生知识基础不同,这种直播教学缺乏针对性
这一模式需要诸多部门的通力协作,面临的困难还很多
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中学,难以组建起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些贫困地区观念落后保守,不愿意尝试和接纳新事物
下列楹联与所颂扬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对应不恰当的是:
助人为乐,平凡岗位常出彩;吃苦在前,细小螺钉也闪光——雷锋精神
替民延祉,治碱除沙桐树绿;为国分忧,奉公克己党旗红——焦裕禄精神
窑炭留薪,为民服务遵宗旨;雄文育人,与党同心践初心——张思德精神
隐姓埋名,无私奉献铸重器;发愤图强,宇宙声扬万里威——王杰精神
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等,可谓_________。二十世纪初,京剧进入繁荣期,出现了________的繁盛局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家云集 异彩纷呈
人才济济 百花齐放
群英荟萃 百家争鸣
名家辈出 流派纷呈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对人的本性有着透彻的分析,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孔子学说从汉代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支柱,统治着广大学者以至普通人民的思想。后梁孔子学说中最重要的信条是,每个人必须知道他或她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所处的地位,必须固守而不能逾越。这就大大妨碍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就限制了人对自己周围事物的自由探讨。
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
孔子对人的本性等有着透彻的分析
孔子让每个人必须知道他或她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所处的地位
孔子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同时也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据国家教委对部分高校最近的一次调研表明,大学生中喜欢京剧艺术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4%。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大学生缺少对京剧艺术欣赏方面的指导,不懂得如何去欣赏
有一些大学生既喜欢京剧,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兴趣
喜欢京剧艺术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回事,不要以偏概全
14%正说明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有潜力可挖
媒体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科学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比如,在美国26%的社交媒体用户说他们会跟踪科学相关的页面,33%的社交媒体用户认为社交媒体是他们获取科学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44%的社交媒体用户认为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查看其它地方看不到的科学新闻。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信息的普及
社交媒体成为了不常见的科学新闻的主要来源
要对社交媒体上的科技信息进行甄别和监管
在历法王国里,谁也没有我伟大,我就是历法之魁,通行全世界的公历。我的全名叫格里高利历,人们却喜欢叫我的小名:阳历,因为我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制定的。
我的父亲是儒略历,他也不愧为一代天骄。公元前古罗马人的历法一年有365天,可每两年就需增加22或23天,因此日期常常变换,老百姓经常弄不清日期。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让我父亲掌管历法。父亲行使的权力主要有:一年分为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唯有2月是29天。因为在罗马,2月是行刑期,人们认为2月是个不吉祥之月,不能过得太长,所以从2月中减去一天,这样也符合当时测得地球公转1周的时间。
父亲上任不久,儒略·恺撒死了,他的侄子奥古斯都当上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他征服埃及和结束国内战争是在8月,为了炫耀自己,奥古斯都给父亲动了个小手术:用自己的名字“August”作为8月的名称。他还嫌8月是小月,就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又打乱8月后面大小月的顺序,因而,大月变小月,小月变大月。他的手术很成功,一直到现在还是1、3、5、7、8、10、12为大月,2、4、6、9、11为小月。
父亲掌管历法一千多年,虽然工作认真、负责,但是由于过于年迈迂腐,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582年,所显示的日期和实际的日期已经相差了10天。这样,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提出,让我接父亲的班。我上班后立即决定把这年的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纠正了父亲的误差。为了使自己更完善,我还规定每400年中取消3个闰日。这样平均年长为365.2425日,比太阳年的实际长度365.24219日仅差26秒,从此,我就登上了历法至尊的宝座。
我的优点很多,一上任就被当时的天主教国家,如罗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重用。中国一直到1912年才把我引进。
下列对本文的写法分析,不准确的是:
用拟人手法,以自述形式介绍有关历法知识,生动亲切,构思奇特
按罗马历法发展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条理清楚
使用大量确凿的数据,保证了说明的准确性、科学性
拟人说明与非拟人说明相结合是本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