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3,19/12,( )
133/60
137/60
107/60
147/60
4,5,15,6,7,35,8,9,( )
27
15
72
63
3×999+8×99+4×9+15的值是:
3866
3855
3840
3877
现有10张形状完全相同的卡片,上面分别标有1、2、3、4、5、6、7、8、9、10的数字,从中任取两张卡片,其上两数字之积为4的倍数的概率为:
4/9
2/5
16/45
19/45
(1)市场仓库起火
(2)房屋突发坍塌
(3)进入火场排除火患
(4)市民街头悼念
(5)消防战士被埋
1-2-5-3-4
1-3-5-2-4
1-3-2-5-4
3-1-4-2-5
(1)巧渡金沙江
(2)遵义会议
(3)强渡大渡河
(4)四渡赤水
(5)翻雪山,过草地
5-1-2-4-3
5-1-4-3-2
4-2-1-3-5
2-4-1-3-5
国库券发行之后,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买卖)。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述问题(计算时交易佣金不计。另根据我国银行系统计息方法,不计复息,即每一年所得利息不作为第二年计息的本金)。
如果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买入2002年五年期国库券1000元,持券到2007年4月1日兑付,这笔投资所得到的利润是多少元:
450
476.2
498
513
5,24,6,20,4,(),40,3
28
30
36
42
斑头雁冬天的栖息地与海平面齐平,为了飞到夏繁殖地,斑头雁至少要飞到海拔5000米的高度,才能飞越横亘其间的喜马拉雅山脉。在这个高度,空气密度大概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因此鸟通过振动翅膀产生升力就要消耗更多能量。然而研究发现,它们通常一天之内就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这些鸟本可以充分借助白天吹上山脊的南风来减少能量消耗,然而它们却要等到相对平静的夜晚,完全靠体力完成这一飞越。在飞行中,后面的鸟通常飞在前一只鸟的侧后方,形成“人”字队形。关于这种队形,有两种观点比较流行。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字队形与定向有关。斑头雁飞越喜马拉雅山时,需要找到和穿越几个高海拔的通道。斑头雁一生中会多次迁徙,通常由年长而有经验的斑头雁在前面带路。但为什么鸟要保持人字形,而不是一只紧跟一只?另外,似乎只有斑头雁这种体形较大的鸟才保持队形,小型候鸟成群迁飞时,通常是没有队形的,虽然它们也需要定向。
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与速滑团体项目类似。为了减少因克服空气阻力而产生的体能消耗,速滑运动员会以一种紧凑队形前进,一名运动员在前,另外三名依次紧随其后。开路的运动员由于需要克服全部阻力,很容易筋疲力尽,因此他们会轮流在前。与之类似,带路的斑头雁也会不时与后面的鸟换位,但是为什么斑头雁不以直线队形飞行?飞行运动除了要克服水平方向上的空气阻力,还需要产生上升力以保持飞行状态。也许飞行时稍微偏移位于前面的同伴,虽然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空气阻力,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为保持升力而消耗的体能。
事实上,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一推断。飞行中,鸟的翅膀会形成一股涡旋状的循环气流。来自右翅的涡流逆时针旋转,来自左翅的涡流则顺时针旋转,在鸟正后方,两股涡流都是向下的,两侧的气流都是向上的。如果鸟飞在同伴的正后方,则将处在向下的气流中,这会增加维持飞行状态的能耗;当位于同伴的后侧方时,则可利用向上的气流,得到升力。因为鸟的翅膀上下振动,所产生的涡流会随时间、空气不断变化。若想从空气涡流中获益,飞行时所处的位置必须非常精确。有人认为,这可能解释了为何只有体型较大的鸟类才以一定队形迁飞,因为鸟拍打翅膀的频率与体型成反比。体型较小的鸟不太可能准确跟踪涡流。
第4段中的“这一推断”是指:
人字队形可最大程度地降低体能消耗
直线队形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空气阻力
直线队形更有利于斑头雁的迅速迁徙
速滑运动模仿了斑头雁迁徙时的队形
2,2,3,4,9,32,( )
129
215
257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