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女生:鲍勃是个好男人,我觉得他在做他的工作,他也不找任何借口,我希望我有更多的像他一样的员工。
乙女士:我不同意,鲍勃不是个好男人,他离过4次婚,他喝太多的酒,同时他沉溺于赌博。
以下哪项是对甲乙的争论最恰当的解释:
甲说的有道理,在工作上好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乙说的有道理,在道德上拥有美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甲和乙说的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
甲和乙对好男人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同
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曾经说过:“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中华民国不只是一个空招牌
国民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
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
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求木之长者,必_______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_______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_______其德义。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积 浚 固
固 积 浚
固 浚 积
浚 积 固
我10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我竟然成了一个以写小说为职业的人。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在这期间,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文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耳朵 阅读 回忆
耳朵 阅读 灵感
阅读 故事 灵感
阅读 故事 回忆
甲、乙、丙、丁四人的籍贯各不相同,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甲说:“我是北京人。”
乙说:“我是上海人。”
丙说:“我是天津人。”
丁说:“我不是天津人。”
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话是假的,以下选项成立的是:
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籍贯情况
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籍贯情况
丁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籍贯情况
无论谁说假话,都能推出四个人的籍贯情况
在开架的图书馆里,我可以自由地取阅架上任何我想翻阅的书。我竟成了_______的来客,不到闭馆时间,可以终日不离座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驾轻就熟
轻车熟路
囫囵吞枣
饥不择食
欧洲一位伟人曾说过:我的光荣不在于取得四十个战役的胜利,滑铁卢会摧毁这一切,能够永世长存的是我的民法典。
这里所说的“我的民法典”是:
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
瑞士民法典
奥地利民法典
近年来,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有些人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有些人编造实验数据,有些人私自拿患者做实验,不仅丧失了学者的底线,甚至是连最起码的做人底线都没有了。身为学者的李教授对此感到非常痛心,他认为学术腐败已经到了非惩治不可的地步,但是同样身为学者的妻子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学院的张教授治学严谨,他从来没有学术不端的行为。”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李教授妻子的观点:
惩治学术腐败光靠榜样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需要法律的约束
张教授也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
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张教授要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正面形象
张教授的情况属于个别案例,并不能反驳带有普遍性的某种规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不是圣贤,所以,我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以下除哪项外,均与题干的论证结构相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灵灵是人,所以,张灵灵也不是完美的
无知者无畏。小张见多识广,所以,他做事谨小慎微
志不强者智不达。曹芳意志不坚定,所以,曹芳不能充分发挥她的智慧
狭路相逢勇者胜。苏梅是勇者,所以,她最终会取得胜利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庄子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啊,我很快就要收租税了,到时候可以借给你三百黄金。”庄子就给监河侯讲了一个寓言: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听到有呼救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发现车辙里有一条鲫鱼。我问它,你喊什么呀?鲫鱼答道,我是东海里的水族,您可有“斗升之水”,来救救我的性命吗?我说,行呵,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让他引“西江之水”救济你。这条可怜的鱼说,要是那样的话,你干脆到干鱼铺去找我。
下列选项中与庄子所讲的故事寓意最为贴切的是:
口惠而实不至
远水解不了近渴
好钢用在刀刃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