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几个条件成立:
(1)如果小王是教师,那么小张不是医生。
(2)或者小李是教师,或者小王是教师。
(3)如果小张不是医生,那么小赵不是运动员。
(4)或者小赵是运动员,或者小周是经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得出“小李是教师”的结论:
小周不是经理
小王是教师
小赵不是运动员
小张不是医生
甲、乙、丙、丁、戊分别住在同一个小区的1、2、3、4、5号房子内。
现已知:
①甲与乙不是邻居。
②乙的房号比丁小。
③丙住的房号数是双数。
④甲的房号比戊大3号。
根据上述条件,丁所住的房号是:
2号
3号
4号
5号
有的人是他随时可以批判的。
如果以上说法为真,则以下判断必然为真的是:
(1)批判他的人不可能随时都被他批判;
(2)有的人他能一直批判;
(3)他随时都可能批判人;
(4)他不能批判所有人。
只有(3)
只有(2)
(1)(3)
(2)(3)(4)
-4,-6,-8,-8,-4,( )
-2
-4
6
8
5,7,4,6,4,6,( )
4
5
6
7
16,4,( ),4,16,36
7
2
1
0
图灵测试是图灵于19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试验,用于测试某机器是否能表现出与人相同或无法区分的智能。一个人(代号C)使用测试对象都能理解的语言去询问两个他无法看见的对象任意一串问题,对象分别为机器(代号A)和正常思维的人(代号B)。如果经过若干询问以后,C不能分辨A与B的实质区别,则此机器A通过图灵测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图灵测试的有效性:
两个人面对同一台机器,测试结果可能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台机器,两次测试的结果也会不同
即便图灵测试告诉了我们结果,我们还是会用一套人类的标准判断一个机器是否具备智能
通过测试的机器并不能感知或者掌握人类的隐藏情绪,比如反语、双关、讽刺和谎言
人类的智能要素可以分解为洞察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而通过测试的机器只具备基于正确逻辑和策略做判断的能力
纸质书是一个多页共存的实体,一件有其完整物质形态的物品,由封面、扉页、目录、前言、主体、后记等要素构成,其本身就是一个占据一定空间的艺术品。这是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根本区别。在传递信息这一功能上,电子书与纸质书没有区别:但二者一是虚拟,一是实体,一是单面,一是多页。纸质书多页共存,虽有笨拙不便之处,但在“有形的实体”方面,却有着独到的优势,电子书等虚拟形态固然轻便快捷、海量存储,但却满足不了人对“有形的物质实体”的需求。
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纸质书难以完全被电子书替代
纸质书的多页共存的实体性是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根本区别
电子书有着纸质书不可比拟的优势
纸质书相比电子书存在明显劣势
董某没有去过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
据此,有四个推论:
(1)董某没有出过国;
(2)董某不是英国人;
(3)董某没有去过欧美国家;
(4)董某对很多国家不了解。
以上推理中,错误的有:
1个
2个
3个
4个
小张、小王、小刘、小李和小陈5人随机分配给A、B、C、D四个任务组,要求每组至少分配1人,小张不分配在A组,小李必须分配在C组,且D组只分配1人。那么小张和小王分配在一组的概率为:
不到5%
5%~10%之间
10%~15%之间
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