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用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甘油是化妆品中常用的一种保湿剂
涂料中的铅挥发后可通过呼吸道危害人体健康
加酶型洗衣粉可分解衣物上的汗渍、奶渍和血污
空气清新剂能净化空气,但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关于处方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不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催眠安定药不属于处方药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下列关于中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医诊脉主要是诊静脉
阴阳五行为其理论基础
针灸疗法是一种中医非药物疗法
被称为“中国三大国粹”之一
下列关于我国城市的表述错误的是: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重庆市是直辖市
昆山市、义乌市、江阴市和温岭市是县级市
东莞市、三沙市、中山市和嘉峪关市是地级市
成都市、西安市、杭州市和长沙市是副省级市
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评价作用
法院判决乙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丙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后开始重视企业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丁因闯红灯被罚款2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下列关于该公文标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多项排列的字数应由少至多
介词“关于”不能省略
“关于”应加在标题最前列
文种使用有误
下列关于绘画作品的描述错误的是: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初秋的景色
《吃土豆的人》是梵高早期的代表作
《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法国七月革命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写的是杨玉环出游
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小明因出国需要打印个人所得税缴税记录,向税务部门说明后,税务部门拒绝提供
小张借给小吴50万元,到期后小吴无法还款。小张想用小吴的房产抵债,向房屋管理机关提出申请查看小吴名下房产,房屋管理机关拒绝提供
小李因老家拆迁,想了解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信息,但发现所在县、市网站上并没有相关信息,于是向所在县、市的有关部门提出查看申请,有关部门拒绝提供
小兰所在县发生洪水,省里为救灾专门提供了一笔救灾资金。救灾安置工作完成后,小兰想了解该笔资金的使用、分配情况,但县里并没有公布关于该笔资金的相关信息,小兰向县里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有关部门拒绝提供
下列关于生活医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9%
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75%
儿童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差
剧烈运动后感觉全身酸痛是因为肌肉中生成了乳酸
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观察,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占有稀缺资源的先富人群与普罗大众之间,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出现经济上的两极分化,这是现代化过程中一种自然客观现象。经济上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底层阶层则越来越贫穷,这在经济学上称为“极化效应”。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通过国家税收调节,通过一系列再分配的制度变革,并在经济发展的自然逻辑作用下,如投资由沿海与城市等发展中心地区向中西部边缘地区弥散扩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将越来越多地从中心向边缘延伸,这就是所谓的“涓滴效应”。
著名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他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来解释经济发展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延伸过程。出于解释上的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简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简称为“南方”。他认为,由于北方即先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快,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这样,就导致南方即后进地区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在发展的前期阶段,北方的增长对南方会产生不利影响,形成北方强者越来越强,南方弱者越来越弱的现象,赫希曼称之为“极化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增加投资,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战胜极化效应。从长期来看,北方的发展本身将会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而且,国家要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条件,这就促使政府将更积极地加强北方对南方的涓滴效应。在政府的积极参与下,南方的经济发展会进一步获得动力,同时,南方的发展也会反过来促进北方的经济继续增长。北方与南方可以获得双赢的现代化成果。
关于极化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将会进一步引起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
在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稀缺资源的分配不均
一旦发生将严重制约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