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但他们过分片面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一些儒家古典文化,特别是片面地把所谓的“国学”指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一说到中国文化,言必称“国学”,视野局限在孔孟儒家之学和“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进行一些儒家古代典藉的教育,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里进行所谓的“国学教育”。各种“国学研究会”“国学研究院”和“孔子学院”纷纷问世。有的学者鼓吹:应该让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传统经典,尽早回到中国中小学课堂。希望政府尽早启动这项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改革工程,尽早颁布法律,肯定传统文化经典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依据文意,当下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存在误区,下列不属于误区的一项是:
把历史文化遗产等同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把“国学教育”等同于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
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古典文化
把“国学”等同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
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各种产业培养劳动力。学生接受完职业技术教育后就直接进入劳动队伍,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有较直接的关系,它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需要调剂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和培养方式等。当然,也有诸如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直接联系,它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规划和发展。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应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
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个别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联系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多数专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发展
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密集型制造工厂普遍采用流水线技术,工人被高度“去技能化”,几乎不需要技能便可完成装配操作,企业没有需求也没有动力去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但是,当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时,高水平职业教育的支撑作用就会显现出来。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引进的高端生产线,需要技术工人去操作和维护,否则技术改造和升级就无法实现;如果没有配套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企业的转型升级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工荒”会随产业结构升级更趋严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
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与经济增长有相关性
统计部门分析指出,尽管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大大减轻,但随着当代农民观念的改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和消费层次也不断提高。预计未来教育支出在农村家庭总开支中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当代农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农村得到好的教育
当代农民愿意支付更多费用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
义务教育使得农村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未来农村家庭的总开支将会有所增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负有实施家庭教育的义务
每年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自然人不可以设立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社情不等同于民意,但社情包含着民意;民意不等同于社情,但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社情包括民情
民意不包括社情
一般说,社情就是民情
反映民情就是社情
新华社∶中国
路透社∶俄罗斯
共同社∶英国
埃菲社∶法国
安莎社∶意大利
一年多前,某市一所技校“回炉”了百余名大学生。原因就是这些人的大学教育缺乏实用性,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这半年到一年职业技术学校的“回炉”,这些大学生全部都找到了工作。
对于这段文字中的“回炉”,理解准确的是:
技校学生不能合格毕业而留级
未就业的大学生重回大学校园学习
毕业大学生到技校学习职业技能
技校帮助培养合格毕业的大学生
在2000~2005年间,下列统计指标增速最快的是()。
装机容量
发电量
用电量
发电量占用电量的比重
2010年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41亿元,其中,水电791亿元,火电1311亿元,核电629亿元,风电891亿元。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从2005年的29%持续提高到2010年的64%。
"十一五”各类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同比增长率情况(单位:%)
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占电源工程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2010年比2009年( )。
上升2个百分点
下降2个百分点
上升4个百分点
下降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