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肠道微生物可“塑造”局部免疫,但也可能影响大脑的衰老,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
②人体内和体表生活的微生物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也会随年龄产生变化
③近期研究发现,老年小鼠身上与衰老相关的免疫系统在移植年轻小鼠菌群之后发生了逆转
④获得年轻捐赠者粪菌移植的老年小鼠,其大脑也恢复了活力,并含有与年轻小鼠大脑相似的代谢物和基因调控模式
⑤以人体肠道为例,正常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这些微生物对宿主的发育、营养吸收和免疫功能有巨大影响
⑥但随着时间变化,那些导致慢性炎症、代谢功能紊乱和疾病的微生物,可能会逐渐取代“友好”微生物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②③⑥①⑤④
②⑤⑥①③④
③①④②⑤⑥
③④①⑤②⑥
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明代就有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就是:
沈括《梦溪笔谈》
贾思勰《齐民要术》
郦道元《水经注》
宋应星《天工开物》
经济学上,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可将物品分为四类,私人物品、公有资源、自然垄断物和公共物品,根据该分类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冰淇淋属于私人物品
海洋中的鱼类属于自然垄断物
国防属于公有资源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属于公共物品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以下关于元曲的说法正确的有: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元曲的灵活性较差
成语“勾心斗角”现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本意指宫廷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以下成语中,寓意和本意同样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一项是:
雪中送炭
八面玲珑
口若悬河
引人入胜
有100名员工去年和今年均参加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次。今年考核结果为优的人数是去年的1.2倍,今年考核结果为良及以下的人员占比比去年低15个百分点。问两年考核结果均为优的人数至少为多少人?
55
65
75
85
有7名到大美公司应聘的人员,甲、乙、丙、丁、戊、己和庚,他们被安排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进行面试。每个人进行面试的时段各不相同,而且每人只进行一次面试。所有应聘人员不是硕士,就是博士。还知道如下条件:
(1)不存在面试顺序相邻两人都是硕士的情况;
(2)己的面试先于乙和丁;在己之前进行面试的人中恰好有两名硕士;
(3)甲是第6个进行面试的;
(4)庚的面试在丙之前进行。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哪两人的面试不可能相邻?( )
戊和己
戊和丙
己和乙
己和庚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大白菜是由我国最早栽培的农作物
高毒农药可以用于防护林
大豆是从美洲传来的农作物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神农本草》一书
某橡胶厂是国有企业,为了生产需要,于2009年3月,在没有提出申请,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在自己主厂房旁边建造了315平方米的临时简易房。建造简易房时该县城乡建设委员会的下属机构城乡管理监察大队(以下简称“城管监察大队”)曾对该行为进行过制止,但橡胶厂没有停止建造行为。4月初,简易房建成。2009年5月20日,县城管监察大队又向橡胶厂发出通知,重申该简易房属违章建筑,限其于5月31日之前自行拆除。6月1日,城管监察大队以橡胶厂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擅自建造简易房,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四条和《××市建筑管理若干规定》的规定为由,作出关于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简易房的决定。橡胶厂在接到该决定后,既未起诉,也未拆除。城管监察大队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法院经审查后发现,城管监察大队只是县建委的下属机构,无权做出行政处理决定,遂决定对此申请不予执行。城管监察大队认为,法院只有执行权,没有审查权,法院不予执行是错误的。
结合材料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该橡胶厂是国有企业,为了生产需要建造简易房应该允许
所有企业和单位都应该遵守规划法规定,国有企业违章一样应该受到处罚
建造临时简易房属于临时建设行为,不必要求过严
根据规划法规定,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责令即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它第一次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法律基础。除总则外,共有3编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规定了民事权利主体;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他把这部法典称作“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部法典虽然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他正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这个误解同法国史书对拿破仑辉煌战绩的片面描述以及法国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对他赫赫战功的过度渲染有关。实际上,拿破仑不仅下令而且直接、积极参与了法典的制定。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翌年就成立了“民法起草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委员会按期完成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草案召开了102次讨论会,拿破仑参加了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之所以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走到哪里,就把这部法典带到哪里,他通过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拿破仑并非一介武夫,他深知,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无比锐利的武器。他为锻造了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理论一窍不通,因此《拿破仑法典》只是一种法律工具,根本没有理论价值。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于法国,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特别是1660年还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100多年,但比英国更彻底,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更充分,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时期准备了数百年。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也就表现得更成熟,《拿破仑法典》就是明证。
关于《拿破仑法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于1799年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
习惯上一直被称为《法国民法典》
由当时的参政院修改并讨论通过
在“雾月政变”后开始起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