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约5.38%。从地区分布上看,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
从性别构成上看,2020年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从年龄构成上看,2020年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从城乡分布上看,202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从民族构成上看,2020年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与60—64岁人口占比相差:
约6.3%
约7.3%
约8.3%
约9.3%
按年末总人口计算,2005年人口增长率为:
5.91‰
5.21‰
6.32‰
6.54‰
根据材料,关于近四次人口普查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城乡的少儿人口规模均出现逐次下降
②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已经突破6000万人
③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城乡差距逐次缩小
④城镇的老年抚养比值逐次增长
②
①②
③④
①③
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3.30
3.96
4.02
4.82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超过6.7亿,比欧盟27国的总人口还多,众多农村人口在较短的时间内涌到城市里,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大大推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和管理中的问题也集中表现出来,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考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快速城市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快速城市化有利有弊
过快的城市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应全面看待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若2011年末我国15~59岁的人口比重为69.8%,则60~64岁人口约有多少万人:
4235
4934
5264
6198
2012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54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为1635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为966万人,死亡率为7.15‰;自然增长率为4.9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女性=100)。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1991~2012年二十二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2)1991~2012年二十二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年份是1992年
(3)2011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8.7%
0个
1个
2个
3个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S省常住人口34714835人,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在2010年又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面是S省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S省人口大约增长:
6%
6.3%
6.5%
7%
中国的邻邦日本,正在遭受“人口少子化”的困境。1999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被称为“1.57%危机”。2006年,这一数字下降到1.04%。日本媒体惊呼“少子化已达危害国家兴衰地步”。与此同时,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少子化问题也日渐浮现。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0到16岁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6.60%,比2000年下降了6.2个百分点,总和生育率约为1.18%。人口学家惊呼,中国已经步入最低生育率和严重少子化国家的行列。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中国少子化的现象尚未引起国人的足够关注
少子化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
中国少子化程度严重,总和生育率低于日本
我们要重视人口少子化问题所带来的威胁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1)2008年出生人口最多的是南京市区。
(2)2008年末泰州市区人口与连云港市区人口相差约2300人。
(3)2008年人口增加最多的是淮安市区,增加2.27万人。
0个
1个
2个
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