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_______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_______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②在评价标准上,_______看数字,_______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_______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_______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即使/也 虽然/但是 但/而
即使/也 既/又 不过/也
尽管/但 虽然/但是 不过/也
尽管/但 既/又 但/而
不少作家把人生比作登山,_______就是登上山顶略事休息徘徊的那一刹那。此前是“快乐地努力地向前走”,此后则“别有一般滋味”的“想回家”;此前是“路上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此后则“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下坡路”也罢,“想回家”也罢,都是一种_______的心态。一切都不过如此,没什么稀奇的,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值得苦苦追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年 过来人
老年 过来人
中年 成功者
老年 成功者
不错,每一个好的科幻小说都能打开人对于其他世界的想像力。科幻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拓展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但对于一个科幻作家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想象力的宏大,而是想象的自洽能力。一个故事哪怕是最简单的设定,也需要对这个设定进行进一步推理,进而推导所在环境下生命体的人性和情感。因为最好的科幻小说也是小说,也不过是一个生活在不同的背景设定下的人的故事。
这段文字所传达的主要观点是:
优秀的科幻小说家需要有逻辑自洽的能力
再好的科幻小说也是披上科幻外皮的故事
科幻小说家有拓展世人对世界认识的使命
科幻小说加入推理元素能够让小说更出彩
为创作《平凡的世界》,路遥翻阅了10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各种报纸,并亲自到煤矿等地体验生活,充分显示了一个作家孜孜不倦的求真精神。这部小说对主人公在艰辛生活中执著奋斗精神的刻画,对他们浪漫爱情的描绘,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值得一提的是,有评论者认为,一个农家子弟与县领导干部女儿的爱情不真实,但在小说里所讲述的1975-1985年间,我国的贫富与阶层分化并不巨大,这样的故事还是可信的。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平凡的世界》里有对现实社会和浪漫爱情的真实描绘
《平凡的世界》里既有现实主义精神也有浪漫主义情怀
《平凡的世界》用执著的奋斗精神和浪漫的爱情故事打动读者
《平凡的世界》对浪漫爱情的深刻描绘削弱了其现实主义精神
我们有走向国际舞台的好导演,也有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作家,但是世俗社会的艺术趣味并不如艺术家那般乐观,或者说饮食众生们对生活的诗意关怀还不够。这样的情形是否提示我们不妨多阅读点儿古典的东西,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人文营养,即使对于那些专攻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的人也还是有意义的。想一想,人们除了吃喝拉撒的本能以外还是应该有些别的奇妙的东西,而这些人们可以从经典的诗歌、散文、优美的诗情画意中获得。
这段文字论述的核心观点是:
人们应当多阅读点儿古典的东西,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人文营养
经典的诗歌散文、优美的诗情画意可以带给人们别的奇妙的东西
不读诗和散文的人恐怕得不到奇妙的东西
阅读诗和散文、品味诗情画意、能关注生存状态的人气质与众不同
因为我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可事实证明,我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我觉得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的反映下层人民生活面貌,我觉得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对莫言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作家搞创作应该揭示生活本质,因为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
日常生活中不一定保持本色,但写小说时必须勇于突破,胆大包天
文学艺术就是应该展现本我,暴露黑暗与社会不公正,揭示人性的恶
文学作品应保有生活的本我,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飞鸟、游鱼、爬行动物和其他哺乳动物跟我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会睡眠。睡眠是我们生命中起着支配作用的一部分,而且显然是命运攸关的。虽然睡眠令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为之着迷已有好几个世纪,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是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起步的。从那时以来,睡眠科学揭示了诸多有关睡眠结构与模式的奥秘。但即便如此,它的起源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充满着尚未解开的谜团。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讨论的是:
人为什么要睡觉
多长时间才算睡够
睡眠受什么掌控
卧具对睡眠的影响
读《九叉》,就是在听一个特别能贫的十几岁小女子在耍贫嘴,又或者是在听单口相声,一不小心就笑得肚子抽筋、口吐白沫——事实上当下北京作家群中,大都有这种“贫”的本事,如时下风靡的冯唐。而《九叉》之可喜,在于作者顾异没有硬往这个“贫”里面塞进一些东西,她只是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小心思、小欢喜、小理想、小纯情、小期待,就像是对镜开屏的孔雀,一心一意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并且只给自己看。
作者被《九叉》深深吸引主要源于:
这部小说语言的幽默性
这部小说内涵的丰富性
这部小说内容的纯粹性
这部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勒·克莱齐奥摘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算是个“爆冷”的消息。毕竟,尽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尽管他是中国最早译介过来的法国当代作家之一,国内读者对他的认识怕是还停留在名字的阶段。甚至仅仅是名字,也是相当一级的法国文学爱好者才听说过。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而只是说明一直存在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差距而已,差距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大多曲高和寡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独特品味”使诺贝尔奖脱离大众文化
国内读者对诺贝尔奖获奖作品了解较少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但是,当你一旦走入生活就不一样了,那里面有精彩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和传神的细节。
②特别是艺术的形式与美感,只能从人类的生活本身去发现、提炼与获得。
③有一位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绞出了水来”。
④深入地去体察自然,才能胸有万壑,下笔有神。
⑤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归根结底源于生活,源于客观实际。
②①⑤③④
③②①⑤④
④③②①⑤
⑤②④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