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是印度洋西南部一个火山岛国,同非洲大陆隔离。渡渡鸟是仅产于毛里求斯的巨鸟,既不能飞,又跑不快。在被人类发现仅200年后,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地杀害,成为西方工业社会以来,有史书记载的第一种被灭绝的动物。和渡渡鸟一样,大栌榄树也是岛上特有的珍贵树种,曾遍布全岛,由于木质坚硬细密,是大量出口的木材。但到1981年,只剩区区十三棵,都已到了垂暮之年,树龄高达三百岁。
1976年底至1977年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生态学家斯坦尼•坦普尔到毛里求斯研究大栌榄树,发现大栌榄树与渡渡鸟之间存在多种联系。渡渡鸟喜欢在大栌榄树林中生活,渡渡鸟经过的地方,大栌榄树总是绿林繁茂、幼苗茁壮。坦普尔进行研究时,渡渡鸟大约已灭绝300年,他测定大栌榄树年轮后发现,树龄也大约是300年,也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大栌榄树绝育之时。
这个巧合引起了坦普尔的兴趣,他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只渡渡鸟的遗骸,遗骸中还保留着几颗大栌榄树的果实。原来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木的种子。这使坦普尔萌生了一个想法:大栌榄树的树种要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尤其是要被渡渡鸟胃中的砂囊进行软化和磨损,才能发芽。不过,这需要证明。吐绶鸡是与渡渡鸟一样不会飞的禽类。于是,坦普尔让吐绶鸡吞下10粒大栌榄树的种子。几天后,种子排出吐绶鸡体外,外边的硬壳磨掉了一层。坦普尔便把这些种子埋在苗圃里,结果有3粒种子发了芽,这种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境逢生。
坦普尔关于渡渡鸟与大栌榄树关系的论文发表于1977年8月26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他认为,杀光了渡渡鸟,实际上也为大栌榄树挖掘了坟墓。但是,研究人员从逻辑推论和事实上间接证伪了渡渡鸟与大栌榄树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为它们不是唯一共生共栖的关系,也否定了人杀光渡渡鸟而间接造成大栌榄树灭绝的观点。
此时,一个假说顺理成章地提出,即外来物种入侵。肇事者当然还是人类,因为大栌榄树数量减少或灭绝更可能是因为欧洲人把猪和食螃猴以及其他竞争性植物带入岛上引起的。然而,物种入侵导致大栌榄树灭绝也只是一种假说,需要事实和研究来证实。
以下哪项是斯坦尼·坦普尔研究结论成立的前提:
渡渡鸟灭绝五年后,再也没有大栌榄树幼苗被发现的记载
大栌榄树种子的外壳坚硬,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才能发芽
目前发现的渡渡鸟遗骸中,大都留有大栌榄树的种子
16世纪后期到达毛里求斯的欧洲人习惯将渡渡鸟作为美味佳肴
寺里有个小和尚,方丈让他每天去寺后两座山外的镇上买日常用品,而别的小和尚都是去山前路途平坦又近的市镇,却回来得比他还晚,他们对方丈说:“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走,所以反而走得稳走得快。我已养成了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道路了。”方丈闻言大笑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练一个人的心志啊!”这小和尚就是日后声名远扬的玄奘法师。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路曲心直
付出才能收获
佛心源自坎坷路
劣势也是优势
顿悟 对于 ( ) 相当于 研究 对于 ( )
灵感;探索
观察;实验
思维;实践
真理;信仰
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想对比蜂蜜和止咳药物对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蜂蜜不仅具有镇咳作用,还有助于睡眠,因此研究者认为对于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来说,蜂蜜比止咳药更有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据了解,目前许多药店中治疗咳嗽的药物大都为成人提供,并不适合6岁以下的儿童
实验表明,一部分儿童的咳嗽是因肺热引起,一周后就可自行痊愈,并不需要用药
研究发现,蜂蜜止咳效果更佳的原因可能是它可以放松受刺激的喉部,并非真正地治疗感染
一些1周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食用蜂蜜,因为蜂蜜可能对幼儿的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引发小儿腹泻
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为66岁的648名痴呆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掌握两种语言的患者罹患痴呆的时间比只掌握一种语言的患者晚大约四年半,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掌握两种语言可以延缓痴呆的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很多人患上痴呆之后大脑的言语功能均出现显著下降
大脑认知功能好的人才会说双语,认知功能好可延缓痴呆
相当多的人只掌握一种语言,但一生都未出现痴呆的症状
掌握三种或以上语言的人,痴呆发生时间比掌握两种语言的稍晚
近日,某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双光子成像显微镜的改进版本,它可以让科学家更快地获得大脑内血管和单个神经元等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有研究者认为,新技术或将促进神经科学的研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
改版后较传统双光子显微镜成像快100到1000倍,所能达到的组织深度为原来的两倍
新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大脑内血流的变化,还能通过添加电压敏感的荧光染料或荧光钙探针来测量神经元活动
研究人员经常使用双光子显微镜制作大脑等组织的高分辨率3D图像,但这种成像技术不易扫描大脑等组织深处,且很耗时
研究证明,使用改进的新技术可以在肌肉和肾脏组织切片中实现约200微米尺度的成像,在老鼠大脑中实现约300微米的成像
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可以根据大脑血清素系统的变化提前20年发现帕金森病的早期发病征兆。在该跟踪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14名携带一种极为罕见的突变基因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这种突变基因几乎肯定会在他们一生中的某个阶段诱发帕金森病。研究人员表示,血清素系统功能是判断帕金森病前兆的一个很好指标,因为在尚未确诊的参与者体内发现了血清素系统的可检测变化。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的是:
全球已知只有约100人携带这种突变基因
医生可以在最常见的症状出现之前诊断出帕金森病
研究人员指出,血清素系统变化是迄今发现的帕金森病最早信号
因志愿者都携带有极罕见的突变基因,该研究结论无法涵盖其他患者
一位研究员研究100名已故运动员的定妆照,根据照片上的面部表情把这些运动员分成三种类型:“面无表情型”“露齿微笑型”和“开怀大笑型”。研究员发现这100名已故运动员中,“面无表情型”的人平均寿命为72.9岁,“露齿微笑型”的人大约能够活到75岁,而“开怀大笑型”的人平均寿命则达到79.9岁。因此该研究员认为,处世态度会影响人的寿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研究员的观点:
这100名运动员国籍不同,从事的运动项目也不同
定妆照上的表情可以大致反映出一个人的处世态度
运动员采取何种表情拍照是根据摄影师要求而定的
“开怀大笑型”的运动员更乐于交际,且情商更高
最近,主打白噪音的助眠产品引起很多人的兴趣。有人认为,白噪音可以掩盖环境中干扰性的刺激,有助于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但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白噪音可改善睡眠的研究证据不足,持续白噪音甚至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研究者的观点?( )
持续暴露在白噪音下,听觉系统会不断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神经信号,上传大脑,大脑会持续保持活跃,无法充分休息
持续的白噪音会引起听力的损害,甚至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失眠或嗜睡
白噪音会使健康志愿者睡眠期间脑电波的循环交替模式显著改变,这意味着健康人睡眠结构受到干扰
白噪音掩盖环境中干扰性的刺激,也会掩盖环境中有意义的声音,可能对人的生活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
一项最新的研究认为,适度饮酒会使大脑的控制本能放松,激发创意与灵感。研究人员选取70名受试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组喝下真正的啤酒,对照组则喝了不含酒精的啤酒,两种饮品无法辨别。在测试中,实验组的得分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受试者只喝下了一小杯啤酒或葡萄酒,血液酒精浓度仅仅达到0.03%,创意也会大大提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受试者饮酒后大脑的执行功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
无论饮酒量为多少,饮酒均不利于大脑学习新的知识
绝大多数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作者在滴酒未沾的情况下完成的
当人们专心致志想要解决某一问题时,酒精使人不能思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