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滇国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历史上的地位颇为重要。古滇国的青铜文化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华,然而东汉以后,古滇国却神秘消失,唐代以后的史书上竟没留下任何记载。近年来,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群出土了数千件古滇青铜器,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曾出土滇王印。据此,考古学家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在抚仙湖水下古城,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
按考古常规看,王国都城附近都是墓葬群
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史料记载的古滇国都位于今云南省境内
据专家推测,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古滇国处于同一历史时期
某公园雇佣一名小丑表演骑独轮车。独轮车车轮直径为50厘米,小丑沿如图所示8字形轨迹骑行。轨迹为相切的两个圆,两个圆面积比是16:9,小圆直径为15米。问小丑沿8字形轨迹骑行一圈,车轮转动了多少圈?
50
60
70
90
紫竹∶植物学家
金属∶铸工
铁锤∶石头
动物∶植物
蝴蝶∶昆虫学家
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5厘米、2厘米,则周长为多少厘米:
12
9
12或9
无法确定
行政复议是监督行政的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_______,也是国家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为依法行政而进行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
行政裁决行为
行政救济行为
行政监督行为
行政审查行为
田野是儿童心灵向往的世界,是符合其天性生长的土壤。在早期的学习与生长中,儿童拥有自己的“内部教师”。从生物发生律看,儿童的生活是对远古祖先生活活动的浓缩与再现。远古祖先的早期生活是对自然环境与生物秩序的认识,由此发明出一套合乎人类社会的知识价值体系。幼儿重演这个阶段,意味着他们也要经历认识自然世界这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探究和重构人类世界的自然法则与内部秩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童年是对人类认知历程的再现
田野生活符合儿童的成长天性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自主学习
儿童的世界是与自然相通的世界
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匀速跑步,同向跑每3分钟相遇一次,相向跑每1分钟相遇一次。若速度较快者每圈用时1.5分钟,则速度较慢者每圈用时是: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分钟
有一15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出发,若同方向跑,50分钟后甲比乙多跑一圈,若以反方向跑,2分钟后二人相遇,则乙的速度为:
330米/分钟
360米/分钟
375米/分钟
390米/分钟
ABCD四个学校分布在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小李早上骑自行车从A校出发去D校学习,半个小时后到达D校,学习3个小时后立即由D校去C校,小李离开A校4个小时后妈妈驾车沿A→B→C的路线去C校接小李,已知小李骑车速度为15千米/小时,妈妈驾车速度为50千米/小时,最终二人同时到达C校。若妈妈11点出发,那么到达C校的时间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11:25之前
11:25~11:30之间
11:30~11:35之间
11:35之后
一般而言,史学家对史料有兴趣,文学家对铺张场景、_______气氛有兴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爱好文学的人读不下去;太史公写的《鸿门宴》,史学家认为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烘托 有失偏颇
制造 不忍卒读
描绘 堪为典范
渲染 不足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