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02年间,当地人民食物获取状况恶化的地区是: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南亚
撒哈拉以南非洲
西亚
人口的激增,让地球的粮食供应面临严峻的考验,有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需要增加70%的耕地,人类才能养活自己。但地球上根本没有这么多可增加的耕地。于是,科学家转向海洋求助:在远离海岸的开阔海域中养鱼,可以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计,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即将拉开序幕。
根据这段文字,“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是指:
对海洋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其利用率
海水养殖业将逐渐取代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
加大深海养殖的力度,弥补近海养殖的不足
海洋鱼类资源将在人类食物结构中占较大比重
下列塑料制品中,能够作为食物容器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的是:
聚氯乙烯(PVC)
聚乙烯(PE)
聚丙烯(PP)
聚苯乙烯(PS)
一项研究中,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人员每天用含有0.002克13-oxo-ODA的高热量食物喂食一组肥胖小鼠,另一组肥胖小鼠则单纯喂食高热量食物。4周后测量它们体内中性脂肪含量和血糖值,发现前者血液和肝脏中的中性脂肪比后者少30%左右,血糖值也比后者低20%左右。13-oxo-ODA是一种亚油酸,在西红柿特别是在经过加热处理的西红柿汁中含量较高。
由此可以推出:
13-oxo-ODA有助于降低脂肪含量和血糖值
13-oxo-ODA对小鼠的身体健康有益
食用经过加热处理的西红柿更有利于健康
亚油酸是一种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物质
瑞典厨师发现,浅蓝色的餐布作为对比色,更加凸显橙色和黄色,能使菜肴看起来没有那么咸,增加咖喱和鸡蛋的香味;而珊瑚色能减少葡萄柚等食材的苦味,让其尝起来更甜;粉色和玫瑰红色搭配甜点,使食物尝起来更香甜。利用餐布颜色互补的优势搭配菜肴,这种方法简单、有创意,还能为食物锦上添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国外餐饮重视运用色彩
餐布的颜色会影响味觉
要注重不同食材的色彩搭配
利用色彩互补能影响用餐者心情
人的体质没有酸碱之分,“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理论。人体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其中很多反应对酸碱度十分敏感,但人体有一套有效的调节系统,使pH值保持基本稳定,只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也就是说,食用任何食物几乎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会让人体酸性变得很强。至于“酸性体质生女,碱性体质生男”,更是无稽之谈。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酸碱体质”论靠什么忽悠大众
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论不可信
人体自带调节酸碱度的功能
没有必要区分体质的酸碱性
一项研究发现,常食用人类食物的熊冬眠时间会明显缩短,最多时可达50天,这些熊与保持天然饮食习惯的熊相比,染色体端粒显著减少。因此有人推测:经常食用人类食物,熊的寿命会随之缩短。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一般来说,癌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
当动物机体的细胞端粒数量显著减少后,染色体也会变得不稳定
端粒减少后,动物机体内细胞老化、受损的速度更快,衰老进程加剧
冬眠时间缩短后,熊类在冬季变得更为活跃,但其繁衍能力却日趋下降
有研究表明,在使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前和治疗期间摄入炸薯条等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将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人群中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者,不孕率高
饱和脂肪摄入量影响卵母细胞的受孕成功率
饱和脂肪摄入量影响卵母细胞的排卵数量
炸薯条富含的饱和脂肪更容易被人吸收
下面是某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
该食物网中,己的个体总数最多
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
该食物网中,丁与戊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水果店里有相同数量的苹果和梨,现要把这些苹果和梨放入若干个水果篮中。已知每个水果篮放6个苹果和4个梨,最后还剩下2个苹果和18个梨,那么一共包装了()个水果篮。
2
4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