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这是因为:
砂锅是不良导体,导热速度较慢,锅内食物温度上升较慢
锅内食物吸收较多热量,温度超过100℃,降温所需时间较长
离开火炉的砂锅锅底超过100℃,食物继续吸热,会保持沸腾状态
砂锅热容量较大,离开火炉后,食物将从砂锅吸收热量,温度继续上升
一提起“刀”这个字,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刀”,家家户户都有,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几乎每天都用它来切、割、砍、削食物。关于刀的力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磨刀就是要减小刀口的受力面积
肉斧的刀身做成圆形是为了减震
刀柄上刻有花纹主要是为了美观
菜刀刀刃是锯齿型的压强会更大
食物过敏是在摄入食物时由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引起免疫应答,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以下食物成分最容易引起过敏的是:
纤维素
蛋白质
维生素
脂肪
许多食物在超过120℃的温度下烘焙煎炸烤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高温烹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为避免摄入过多丙烯酰胺,以下食物最应减少食用的是:
热茶
馒头
炒白菜
炸鸡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蚂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的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他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如果我们把一个分工协调的组织视为一个“蚂蚁群”的话,那么一个组织在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时,更需要的是:
善于根据人才的类型和特点加以分工和配置的领导者
无所事事、不求上进的懒惰者
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勤奋者
怠于具体事务,专心于组织创新、发展大局方向的顾全大局者
长、宽、高分别为12cm、4cm、3cm的长方体上,有一个蚂蚁从A出发沿长方体表面爬行到
获取食物,其路程最小值是多少cm?
13
17
有一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通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影响: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食物加工为熟食之后损失为10%左右,维生素C的损失是16%,而维生素B1最不稳定,损失为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之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生食与熟食的维生素含量没有差异
食物中不同维生素受温度影响不同
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
加热后的食物中维生素损失比例
食物∶饥饿
衣服∶寒冷
问题∶回答
开水∶喝
门∶锁
下列四个选项,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大鱼→小鱼→虾
草→羊→狼
阳光→草→兔
昆虫→青蛙→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