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人和亚洲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前者倾向于个人主义,并且惯于以分析的方式推理,而后者绝大多数呈现出一种集体主义,并且习惯从整体角度思维?
这是个宏大的问题,人们曾从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甚至基因中寻找答案。
今天,托马斯•塔尔海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一名社会心理学博士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这些彼此差别的文化,部分来源于滋养它们的谷物:从新石器时代起,小麦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和水稻种植在东亚和东南亚的盛行,可能持续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并且在两种情况中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认知过程。
以水稻种植为例,它要求农民之间通力合作。巴黎高等农艺科学学院农业系的奥利维耶解释说:“水从上游的田地流向下游的田地,因此农民之间首先要就水流的管理达成一致,以避免这家排水涝了那家的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合作的需要就会促进该地区集体主义价值的增长。“当人们需要别人帮他获得‘每日的面包’时,就必须更多地关注别人,并且学着妥协。”美国密歇根大学文化心理学研究者理查德•尼斯贝特总结说。
相反,小麦文化从2000多年前起就引入了畜力辅助耕种,并不太需要耕作者彼此间这样的合作。于是这种农业方式允许更为个人主义的价值萌芽,并且随着时间流逝,超越个人的农业行为,发展成为文化准则,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
这些相对立的价值接下来导引出欧美人与亚洲人之间的第二项区别,这一次涉及到思维方式。
欧美人这边,个人主义助长了分析的思考方式:将属性归于物体,以便将它们从背景中整理出来,分门别类。而东亚这边,集体主义推进了更为整体的思考方式的发展,也就是说,“围绕关系而非类别、围绕系统而非物体组织起来的一种思考方式,表现出对背景的更多关注”,理查德•尼斯贝特描述道。
一个社会的个人主义文化,和身处其中的个体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如果有人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他是这个背景中相互依赖的元素之一,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观察周遭的物体和事件。”黑兹尔和北山忍于1991年在《心理学研究》上解释道。与之相对,个人主义倾向于发展出另一种思维方式,将物体独立于环境,强调其专有属性。
这个理论再次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摆在我们面前。因为正是自然决定了粮食作物,乃至我们的思想。一如稻米和小麦,人类心灵也是大地的果实。
关于文中第二自然段提到的“以分析的方式推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以分析的方式推理”强调依据事物的属性和基本的成分来进行研究
“以分析的方式推理”意味着将物体视作独立于背景的存在进行研究
“以分析的方式推理”擅长挖掘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事物构成的系统
“以分析的方式推理”倾向于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地研究
为增强体质,专家建议多喝牛奶;最新研究发现牛奶中某些激素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专家建议多吃西红柿;为消除西红柿残留农药的危害,专家建议口服阿托品;阿托品有生物碱中毒的可能,专家建议用扁豆缓解;为稀释及中和扁豆的毒性,专家建议多喝牛奶……
根据这段话的风格,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散文
科普文
杂文
说明文
所有的作物都是自野生品种演化而来的,这意味着,用达尔文主义的说法就是,野生品种在漫长的时间里获得了生存所需的适应能力。然而在驯化与种植中,发生了遗传侵蚀,这种适应力也遭受损失,甚至其野生祖先也可能灭绝。因此今天的很多作物一旦突然间无人种植,直接就会消亡。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适应能力
驯化过程
遗传侵蚀
野生物种
教练在甲、乙、丙三人背上分别贴了三个数字,三人都能看到对方的数字,但是看不到自己的数字,甲、乙、丙背上的数字分别用A、B、C代替。
甲说B>C;
乙说A<C;
丙说A<B;
教练说他们之中最多有一个人说了假话。
假如教练说的是假话,则甲、乙、丙数字大小顺序可能是:
A>B>C
C>B>A
B>C>A
B>A>C
下派干部中:有三个人是到基层锻炼过的,四个是山东人,两个是济南人,五个是研究生学历。以上情况涉及了开会现场的所有人员,其中济南人不是研究生学历。
那么,开会现场的全部人数是:
最少5人,最多12人
最少7人,最多12人
最少5人,最多14人
最少7人,最多14人
在成功的道路上,所有捷径都是弯路,所有弯路都是必经之路。因此,依附强者并不是成功道路上的捷径。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使上述结论成立?
所有捷径都是必经之路
依附强者不是必经之路
所有弯路都不是捷径
依附强者都是弯路
现代逻辑是以19世纪中期出现的数理逻辑为起点的,它使用特别符号和形式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演绎推理及逻辑规律,是传统形式逻辑的直接延续和_______。
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延伸
发展
变革
变化
小张用10万元购买某只股票1000股,在亏损20%时,又增持该只股票1000股。一段时间后,小张将该只股票全部卖出,不考虑交易成本,获利2万元。那么,这只股票在小张第二次买入到卖出期间涨了多少?
0%
20%
25%
30%
国王问:“我怎么才能治理国家,才能富国裕民呢?”首相回答:“阁下什么也别管,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吧。”上述对话,符合谁的观点:
亚当斯密
马克思
凯恩斯
罗斯福
甲、乙、丙、丁、戊、己是一个家族的兄弟姐妹。已知:
甲是男孩,有3个姐姐;
乙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丙是女孩,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丁的年龄在所有人当中是最大的;
戊是女孩,但是她没有妹妹;
己既没有弟弟也没有妹妹。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己是女的且年龄最小
丁是女的
六个兄弟姐妹中女孩的数量多于男孩的数量
甲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