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济的影响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对外方面缺乏有力的文化表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不久前说:“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他举例说,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4068种,出口只有14种。从日本引进694种,出口22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最近也在一本书中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作者举撒切尔夫人的话是为了说明:
中国对外方面的文化表现远远落后于经济方面的影响
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国的文化发展速度
中国近年来在图书出版方面逆差严重
“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囊括了人的地位、财富、尊严、人格等内涵,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外观表征,代表着他人、社会对自身的综合评价。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面子”的观念依旧存在。这说明:
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物质是运动的,同时又是相对静止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建筑材料与修建技术往往不同于古代传统技艺,必须研究和开发符合不同修建类型的专门修复手段,不仅要保存有代表性的原材料,也要重视针对20世纪材料老化的详细调查。马德里文件强调:重建一个完全消失的遗产地或者某个部分并不是保护的行为。作为历史的见证,一个遗产地的文化价值主要基于它原真的或重要的材料特征。在可持续予以重视的当下,文化价值不能因采用节能措施、智能等新技术而遭受负面冲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20世纪建筑遗产有其真实性与完整性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离不开技术层面及文化层面的综合把控
保护20世纪遗产与保护古代遗产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建筑遗产的价值不仅存在于物质层面还在于其文化意义
某厅级机关计划选派1人前往海外进修公共管理,最合适的人选应具有如下条件:男性;通晓1门外语;熟悉当地文化。有4位业务水平较高的处长甲、乙、丙、丁最后进入面试环节。4人中有3名男性,2人通晓1门外语,1人熟悉当地文化,每位面试者都至少符合1项条件。已知:
(1)甲、乙的外语能力相同;
(2)乙、丙的性别相同;
(3)丙、丁并非都是男性。
通过考察,只有1人符合全部条件,被成功派往海外。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被派往海外进修的人是:
甲
乙
丙
丁
①世界各国人民由此了解爱琴海文明,绝没有人说他们是装神弄鬼。
②现代奥运会,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在雅典由女祭司采集圣火。
③博物馆悉心收藏断砖残瓦,正是要留住它负载的历史。
④这种仪式包括仪式主持者的服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看不到了,但希腊人将它们保留下来,并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现了古希腊文化。
⑤人类的历史需要记忆。
⑥这对于我们结合时代条件使中华礼仪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有着启发意义。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①②④⑥⑤
⑤④③⑥②①
③①④⑥⑤②
⑤③②④①⑥
乡村民宿有别于传统酒店、宾馆,也不同于一般的农家乐。除了硬件设施、基本服务,乡村民宿本身所体现的文化特质、所蕴含的风土气息,是游客较为看重的。栋栋矗立在乡间的建筑,不只是调适身体、放飞心灵的休闲驿站,更是观察自然变化、感受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福建厦门的红砖古厝,安徽黄山的粉墙黛瓦……那些保留地方传统肌理又考虑现代生活需要的乡村民宿,顺应自然山水格局,彰显乡村古朴之美,因此也更容易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对于乡村民宿发展的特点,上述语段未提及的是:
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合理建造
规范管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马负图”“凤鸟来朝”“麒麟至郊”“元龟衔符”乃四大祥瑞之兆。龙、凤、麟、龟等吉祥动物至今仍广泛流传。
以下对四者主要寓意表述准确的是:
龙:子孙繁荣;凤:飞黄腾达;麟:太平盛世;龟:健康长寿
龙:民族昌盛;凤:子孙繁荣;麟:如意吉祥;龟:健康长寿
龙:民族昌盛;凤:如意吉祥;麟:健康长寿;龟:太平盛世
龙:民族昌盛;凤:如意吉祥;麟:太平盛世;龟:健康长寿
在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文化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形态,这种形态成为孕育中国传统医学和古典文学的共同摇篮。在这两个学科尚未独立分离出来的时候,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杂糅现象。无论是诗歌、民歌、民谣,还是市井小调,都是古代医学重要的传播载体。另一方面,很多医学古籍本身就是有着丰富文学价值的作品。在阅读这些古典医学著作时,往往能够体验到文学中的那份必然和深邃。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医学和文学在传统文化早期阶段并非泾渭分明
阅读经典医学古籍可能获得审美体验
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植根于共同的文化土壤
研读古典文学作品是研究传统医学的基础
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
根据文意,对“通俗历史热”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
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
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使人们依循“历史的惯性”产生了对通俗历史的兴趣
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其实,正如新文化运动不可能完全动摇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牢固地位一样,时下的“注水”文章与满天飞的概念也不会将清代朴学的实证精神彻底扼杀。好大喜功、虚无缥缈,跟在西方所谓脚后搬弄几个名词,只会产生出一堆文字垃圾,既不能长久立足,也会为西方的学术界所不齿。相反,如果我们不丢弃自己的学术传统,扎扎实实做学问,反而可以在西方人面前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对立面。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坚守我国学术传统方能大有可为
虚浮的学术氛围使我国学术难有成就
我国的传统学术研究可与西方并驾齐驱
当下,做学术应强化清代朴学的实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