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水池,池底不断有泉水涌出,且每小时涌出的水量相同。现要把水池里的水抽干,若用5台抽水机40小时可以抽完,若用10台抽水机15小时可以抽完。现在用14台抽水机,多少小时可以把水抽完:
10小时
9小时
8小时
7小时
某车间有甲、乙、丙三人,其工作效率比为3:4:5。甲单独加工A类产品需要50小时,丙单独加工B类产品需要18小时。现由甲负责加工B类产品,乙负责加工A类产品,丙先帮助甲加工B类产品若干天后转去帮助乙加工A类产品。如要求加工A、B两类产品,且同时开工、同时完工,则丙帮甲工作的时间与丙帮乙工作的时间之比为:
7:3
3:7
5:3
3:5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往来,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生存方式趋同。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几千年或更长的时间积累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记。要将世界上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文化变成单一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那种失去了多姿多彩的单调的文化,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
各民族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传统文化
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传统是该民族的灵魂
经济全球化中切不可丢失各民族文化传统
警惕经济全球化导致所有人生存方式趋同
某高校为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设创新学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表现积极和参与学术活动均可以获得创新学分。机电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参与了学术活动。大多数机电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社会服务的时间都超过了80小时,其余学生参加社会服务的时间均不足60小时。参加社会服务时间达到60小时以上被认为表现积极,同时还可以获得优秀社会实践奖。
由此可以推出:
所有参与学术活动的机电工程专业学生都参加了社会服务
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获得创新学分的机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多
有些获得优秀社会实践奖的机电工程专业学生获得了创新学分
除参加社会服务时间达到60小时以上外,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得优秀社会实践奖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文化的多样性都被比喻成生物的多样性。因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和遗存就像人类的基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有些看似________的东西,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司空见惯
转瞬即逝
微不足道
一成不变
有一科研机构培养一种细菌。这种细菌1小时可以增长1倍,若现在有一批这样的细菌。8小时可增长到600万个。则增长到150万个需要()小时。
7
6
5
4
晚上21点整,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开往B地,同一时间丙、丁两车从B地出发匀速开往A地。甲车时速是乙车的3倍,乙车行驶3小时后首先与丙相遇,再行驶1小时之后与丁相遇,若4辆车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正好都是第二天内的整点时间,问甲车和丙车是在几点相遇的?
0点整
23点30分
23点整
22点30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在变化发展中传承的,许多传统剧种的形成也并非________,而是经过数代人在传承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大众审美需求,不断地进行着或大或小的适应性调适、创新、完善乃至重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蹴而就
一脉相承
一成不变
一帆风顺
有两支蜡烛,粗细不同,长度相等,粗蜡烛燃尽需要2小时,细蜡烛燃尽需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同时点燃了这两支蜡烛,若干分钟后来电了,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此时,粗蜡烛的长度是细蜡烛的2倍。假如蜡油的燃烧速度(单位时间的蜡油燃量)恒定,则停电时长为多少分钟?
30
35
40
45
为了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申遗无疑意义重大。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是,申遗只能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名分,要想使传统文化真正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还有许多文章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与当代人的文化定位接轨,这样才能唤起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人们参与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而达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要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参与度
要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要给传统文化资源申请文化遗产保护,使其发扬光大
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激发国人的民族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