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现代科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温超导体是指其超导临界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上
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度达到纳米级而原有性能保持不变的材料
杂交水稻是通过基因重组改变水稻的基因来提高产量的
转基因食品是指转移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
对A省教育厅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________申请行政复议。
A省教育厅
A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
国务院
某小学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增购一辆校车,以加强对师生的接送能力。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否决了这项申请,理由是:校车的数量必须与学校规模和师生数量相配套。根据该校目前的师生数量和规模,现有的校车已经足够了。
以下哪一项假设最能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
调查显示,租用校车比购买校车更经济
该小学的校车中,至少近期不会有车辆报废
该地区小学适龄儿童数量今后不会有大的增长
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扩大该校师生规模的计划
与2015年相比,2020年江浙沪地区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量( )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量,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率( )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
高于,高于
高于,低于
低于,高于
低于,低于
当前,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全面展开,希望通过高考改革撬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鼓励中学将育人方向从“单纯育分”调整为“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同时,通过综合素质评价鼓励中学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认知、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个性所在。反过来讲,如果中考加分项目继续扩张,不仅可能影响这一阶段的教育改革质量,还可能会对冲掉高考改革的成果。
这段文字认为,从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逻辑看,( )。
对中考加分实行瘦身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考试加分政策改革是体现高考改革效果的必要前提
为彰显教育化人、育人本质,必须全面取消中考加分
中考加分项目应顺应教育规律,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
被称作“雨巷诗人”的现代派诗人是:
徐志摩
戴望舒
胡适
闻一多
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3869.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02%。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上年增加3826.68亿元。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上年增长9.64%,比2009年翻了一番。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32806.46亿元。2015年1—9月,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同比增长16.5%。
2015年,全国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约为737万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招生人数389万人,比普通专科院校人数多41万人;在校人数约为2626万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约1577万人,普通专科约1049万人;毕业人数约为1000万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约占68.1%,普通专科院校约占31.9%。
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约为()亿元。
28200
25600
30400
34700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本领。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种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在教育中一直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学生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是分离的,他只有学习的任务,而将日常生活交给他人,交给父母去料理。在知识学习与养成教育中,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更加边缘化。未来、理想、职业、人才,包括财富、明星、时尚等等,在这些传统大词与流行的概念与价值观中,总是难以寻觅到日常生活的影子,嗅不到人间烟火味,看不到油盐酱醋茶的坛坛罐罐。
其实,从人类的延续与个体生命的保障来说,日常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知识、规范、伦理与精神。由于日常生活的无所不包,它涉及到了人与这个世界、与自然广泛的联系。我们知道自己身体的秘密吗?如何使它更健康,更能给我们提供劳动的保障?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我们知道食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它们的性格如何?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应对?我们了解春夏秋冬,日月晨昏,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该如何才不至于悖逆时日,违反了“规矩”?这些看起来确实平常,以至习焉不察,但从尊重人的生命、从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生命伦理来说,它又确实会给人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需的。
千万不要认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无关,与形而上学无关。一个真正懂得日常生活的人是能够从中发现思想,不断体会到精神的高度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始终交相辉映。这样的精神首先在于人道与人性,日常生活的世界首先是此岸性的,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人的幸福。承认日常生活的意义,就是表明人的肉身与感官享受的正当与合理,只有它,才是幸福的确证。
文章第1段主要批评了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发展
教学内容脱离日常生活
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传统污水处理,或通过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离心力分离、磁力分离等物理方法对不溶态污染物进行分离,或通过酸碱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化学方法让污染物发生转化,而新兴的微生物治理技术则是通过水体微生物来净化污水。有专家认为,与传统手段相比,微生物治理技术是一种处理污水的更佳手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观点?
物理方法进行污水治理的处理厂,通常占地面积大,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微生物技术污水治理的能耗低,效率高,剩余污泥量少,操作管理方便
化学方法进行污水治理运行成本高,需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易产生二次污染
近年来,微生物技术的科研投入持续扩大,相关技术成果在土壤改良等领域已经得到了有效转化
中国2010年公共教育支出费用为多少亿美元:
219.4
7191.4
190.4
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