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的。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给以科学的分析,然后才能在这个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观点。因此,我们要把正确的观点传达出来,也是离不开材料的。
对这段文字最准确的复述是:
正确的观点是从实际材料中出来的
正确的观点是经科学分析得出来的
正确的观点是通过材料传达出来的
正确的观点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对实际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来的
钱学森曾提出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他当时只是针对科学研究而言,但这个问题可以推广到很多领域。比“钱学森之问”更为具体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
创造性思维首先来源于知识,这似乎没有争议。不过,对知识的界定需要更多思考。我们说的知识通常指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知识也应该包括跨学科知识、跨领域知识、跨界知识。创造力多产生于学科交叉和融合。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一个回答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我们的学生过多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而这些往往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来源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________________”。他还说过,“________________”,在我们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中,这些知识以外的因素通常不受重视。知识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比较简单,通常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多而增多,但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则更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难怪爱因斯坦感叹过,“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些分析是对的,那么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二个回答是: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限制了创造性人才的必要因素——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来源与价值取向有关,也就是与追求创新的动机和动力有关。创新的动机有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三种价值取向:短期功利主义、长期功利主义和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每一个后者都比前者有更高的追求。对短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能够在短期带来奖励。对长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见到成效。而对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源于一种内在动力,源自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渴望,一种发自内心、不可抑制的激情,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回报和社会的奖赏。现实情况是,具备第一类动机的人很多,具备第二类动机的人也有,但具备第三类动机的人就寥寥无几了。然而,科学和社会的殿堂中如果没有他们,就不成其为殿堂。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是:我们之所以缺乏创造性人才,除了知识结构问题和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心态,这样的价值观很难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
关于学校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下列与作者观点相符的是:
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受教育年限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
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有助于增加人们的创造力
减少教育中的知识学习能够促进人们创造力的发展
儿童时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
某杂志为每篇投稿文章安排两位审稿人,若都不同意录用则弃用;若都同意则录用;若两人意见不同,则安排第三位审稿人,并根据其意见录用或弃用。如每位审稿人录用某篇文章的概率都是60%,则该文章最终被录用的概率是:
36%
50.4%
60%
64.8%
若买6个订书机、4个计算器和6个文件夹共需504元,买3个订书机、1个计算器和3个文件夹共需207元,则购买订书机、计算器和文件夹各5个所需的费用是:
465元
475元
485元
495元
近来西方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除污染了地球环境外,还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的原因。以下最能反驳西方舆论界的观点的是: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近年来不断下降
去年中国经济依然高速发展,但是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比往年低
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在一场关于“传承和创新哪个更重要”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正方二辩在发言中提出一种观点:“先后性就等于重要性。”
作为对上述观点的反驳,以下最为有力的是:
吃一碗面,加点醋是必要的。但你说是以吃面为主,还是以吃醋为主
我必须先拧开瓶盖,才能喝到水。这不正说明拧瓶盖是必要的步骤吗
正所谓“雄鸡一唱天下白”,但你总不能说天白就是雄鸡唱出来的吧
我穿鞋时总习惯先穿左脚,再穿右脚,这就说明左脚比右脚更重要吗
由于某市路边的报刊亭大多属于违章建筑,影响城市管理,而且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当地政府考虑拆除路边报刊亭,居民可以直接到当地超市、书店或专门的报刊销售点购买报刊、杂志。
以下有助于推动当地政府作出拆除路边报刊亭决定的信息不包括:
不少路边的报刊亭存在贩卖非法出版物的问题
当地超市、书店和专门的报刊销售点相当充足,随处可见
路边报刊亭的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贩卖烟酒零食而非报刊
数据显示,当地居民购买报刊、杂志主要还是通过邮局订购
我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翻译了多部西方名著,其中《天演论》一书特别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一观点源于19世纪英国的博物学家()。
牛顿
伏尔泰
达尔文
爱因斯坦
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横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编纬”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记“燕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问,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册的编绳
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
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写作“纬编”是合理的
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纬(韦)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
李红从网上看到有这样的观点:所有的蝴蝶兰都不能吃。李红却认为这个观点不正确,因为存在一种属于兰花的蝴蝶兰,也存在味道鲜美能吃的兰花。
下面推理形式具有和李红的推理形式最相似的错误的是:
王朋是一个管弦乐队的成员,并且那个管弦乐队非常有名,因此,王朋是个优秀的管弦乐演奏手
张强是这个学习小组的一员,而且这个学习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是党员,所以张强也是党员
赵明的很多同事都出了书,他们的书大多数都写得很不错,因此,有的赵明的同事是优秀的学者
罗田的一些好朋友参加了一个科研团队,而且这个科研团队有的成员是教授,所以罗田至少有一个好朋友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