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什么是人才,可谓见仁见智,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倒是共通的,许多领导、学者认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也是社会最缺乏的人才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三大条件不包括:
作风务实
品格高尚
基础扎实
才干出色
某市实行人才强省战略,2010年从国内外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000名,其中,管理类人才361人,非管理类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250人,国外引进的非管理类人才206人,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252人。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少于70人
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多于70人
国外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少于70人
国外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多于70人
对于吸引人才,地方政府最应该做的,是营造一个适合人才流动、有利人才成长的环境与空间,而不是直接参与、甚至_______企业的人才录用过程。其实,自由、公平的竞争本身就是对人才最好的回报,足够的成长空间才是_______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沃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影响 有效
干预 直接
破坏 长期
主导 长久
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描述机器设备价值下降的概念。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也面临着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人才的有形磨损是指随着年龄和工作时间的增长,同人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关的体力、进取心和合作性等因素水平的下降。人才的无形磨损是指由于人才的观念、知识、方法相对落后造成人才的使用价值的下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人才无形磨损的是:
科室的陈力对新引进的遥感设备不感兴趣,也不积极学习
在同一个岗位做了20年,刘主任有时觉得很烦躁、意志减退
大学毕业生赵刚工作方法简单,经常受到同事的批评
45岁的王组长常觉得自己的体力不支,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一个企业只有一直在吸纳人才和培养人才,才能建立起战略性的人才梯队。而战略性的人才梯队,是一个企业不断扩展其规模所必须的。
以下哪种情况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以上断定:
甲企业不断扩展其规模,但没有一直在吸纳人才
乙企业一直在培养人才,并建立起战略性的人才梯队
丙企业建立起战略性的人才梯队,但并没有不断扩展其规模
丁企业没有不断扩展其规模,但一直在吸纳人才和培养人才
近年来,全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达148.1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社区卫生人员数达52.1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
2020年,全国农村乡镇卫生院中,卫生人员数同比增长约:
1.4%
2.5%
3.6%
4.7%
人才逆流动:指原本在知名大城市工作的专业人士,主动选择到中小城市工作的人才流动现象。
下列属于人才逆流动的是:
小赵家乡的县城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正在到处招聘有大城市工作背景的专业人才,反复考虑之后,小赵辞去北京某研究部门的工作回乡应聘成功
高中毕业的小韩在深圳打拼多年,深感这里的工作机遇虽多,年收入也很可观,但竞争压力太大,有时力不从心,春节后他决定留在家乡创业
小黄在天津某大学桥梁设计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到女友所在的小城市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和女友都很开心
80后白领小李在上海的一家金融机构总部任职,几天前决定跳槽到附近的一家保险公司,意外发现自己的这一决定与不少同事的选择不谋而合
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以下举措不属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是:
大力支持乡村休闲旅游
实施新乡贤返乡工程
扩大“三支一扶”计划人员招募规模
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机制
国际人才竞争远比物质资源争夺更为复杂。目前各国争夺人才的手段日渐多样化,但从根本来说,吸引并留住人才,依靠的不仅仅是薪酬待遇,更重要的是创造适合人才长远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以及优化相关基本政策体系。目前,各国都日益重视建立人才使用、评估、成长的开放环境,从过去注重人才使用的短期政策过渡到有利于人才长期发展的制度建设上来。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争夺人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不再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
吸引和留住人才需要一系列的综合配套措施
人才的长远发展是各国人才政策的终极目标
某单位引进4名技术型人才后,非技术型人才在职工中的比重从50%下降到43.75%,问该单位在引进人才之前有多少名职工:
28
32
36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