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历600年风雨、年客流量1600万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也曾在公众面前遭遇尴尬,如今却能华丽转身,在互联网上主打造物之美,兼顾攻略之实。故宫似乎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丰富和再造——故宫已经不再只是那个北京城中轴线上72万平方米的皇家院子,它在云端,在数字博物馆里,在创意用品中,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从皇家私藏到国家所有,再到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共享,在故宫文物面前,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分明的进化,早已不再是“天下至宝,尽归帝王家”,而是更接近共有共享的理念。
根据这段文字,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指的是:
密切与公众的联系
拓宽传统文化宣传渠道
对传统进行新解读
利用网络实现文物共享
辛亥革命后,紫禁城旧藏和宫中传世品大量流失。这时,这些以前在中国本土以外几乎不为人知、甚至普通中国人自己都不很了解的官窑瓷器才不断展现于世。因此,当今有些旅游者参观了几家外国博物馆,见到馆藏的一些官窑瓷器,就想当然张冠李戴地误以为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的崇高评价是针对官窑的。这实在是一个历史误会。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讨论:
中国瓷器出口西方的历史
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的评价
官窑瓷器在民间的流传
这个历史误会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宽带网络环境,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到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2019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人,较2018年12月增长14.9%,城镇网民规模为6.49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1.8%,较2018年12月增长4200万。
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12月提升7.8个百分点,其余年份详情如下:
如果按照2018年12月到2020年3月的城镇网民规模月均增长量估算,2020年12月,城镇网民规模约为( )亿人。
6.49
6.74
6.99
7.24
①诸如餐厅、咖啡馆、运动场馆、书店、博物馆、电影院等场所提供了城市人在工作与居住之外的“第三类空间”
②而跑步、健身、阅读、听音乐和旅行,这些休闲活动可以用来衡量城市的休闲丰富度
③它们构成了一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性格和气质,也成为城市魅力所在
④人类在这里与熟悉或陌生的人交谈,交换情报,灵感迸发
⑤理想城市一定有千万种不同的生活姿态
将上述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⑤①④②③
⑤③①④②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④⑤③
2010年2月15日后第80天的日期是:
5月5日
5月6日
5月3日
5月4日
对于电影文化的保护,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音像资料和私人收藏馆都分担了部分保护职能,看似大家在争着保护电影文化遗产,实际上却反映出保护工作的碎片化趋势。每个机构保护一点点,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缺乏基于保护维度的统一管理。这种碎片化的保护是非常低效的,因为缺乏沟通必然导致搞不清保护对象的家底,致使一些保护对象就处于未保护状态。保护对象的分散大大增加了遗产合理利用的难度,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保护主体的分散化,使电影保护工作困难重重
沟通是解决电影文化保护工作碎片化的途径
没有统一的保护制度,电影文化遗产难以传承
碎片化分工管理不利于电影文化遗产的保护
被称为“东方凡高”,其画作在国外备受推崇,并在世界画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清初著名画家朱耷,擅长水墨花卉鱼鸟,他的别号是:
八大山人
文山
古心
叠山
在西安走访陕西省博物馆,由正门大厅沿着台阶进入地下层,参观唐代壁画珍品馆,隐隐约约感到,自己正穿越时空,走入了地下的墓室。可以想象,在秦汉帝陵的黄土地下,过去的盗墓贼打了坑道,进入墓室的时候,提心吊胆,移动着_______的脚步,怕触动了机关,牵动从暗处射出的毒箭,或是坠入满布毒蒺藜的陷坑,那种_______着危险的兴奋,接近金银财宝的诱惑,在黑暗中_______不可告人的邪恶,已经重复上演不知多少次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忐忑 夹杂 散发
沉重 裹挟 折射
欢快 压抑 弥漫
慌张 包裹 映射
中华文明看似柔和,实则坚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古国早已进入了博物馆,唯有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立、_________,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知来处,明去处。正是中华文化典籍的代代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强屹立,中华文明饱经沧桑而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绝如缕 美轮美奂
生机勃勃 薪火相传
势不可档 一脉相承
源远流长 彪炳千古
原始社会许多的_______已被考古工作者发现并存放在博物馆内加以精心保护,以便今后研究。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物
遗址
遗迹
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