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一家报社组织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在只能抢救一幅画的情况下,你会救哪一幅画?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答案是: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画。
这段文字传递的信息是:
成功需要效率
时间就是金钱
最近的那一幅画最值钱
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是最佳目标
在北京人头盖骨失踪63年后,周口店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目前,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勘探,希望北京人头盖骨能够“再现”。与“挖新”工程几乎同一时刻,“搜旧”工作也被提上了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日籍沉船“阿波丸”号被许多人认为是北京人头盖骨最有可能的藏身之处。据报道,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下考古队队长表示,水下考古队正在集训,等待明年选择适当时机出发——打捞“阿波丸”号。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寻觅沉船——北京人头盖骨在哪里
周口店有望“再现”北京猿人遗址
考古队明年下水搜寻北京人头盖骨
在数字化多媒体时代,媒介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日渐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从原始的简单记录发展到对文化遗产的精准_______,运用数字输入、摄像等各种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多形式的_______,建立数字化的文化遗产档案和“非遗”博物馆等,都是当前很好的“非遗”保护方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修复 展现
描述 挖掘
定位 探索
复原 采集
若保持2019年的同比增速不变,那么,2020年每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指数将比2018年约多:
72.6
122.2
133.7
142.3
“微时代”的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固有流程与秩序几乎被颠覆。艺术的鉴赏只需通过手指在智能手机上的简单点击或滑动即可实现,艺术接受的场所不再局限于美术馆、博物馆、剧院或影院等传统艺术空间,而是扩大至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所有区域;艺术创造不再为少数精英们独占,数字媒介技术带来的专业门槛和诸种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数字技术条件下艺术鉴赏有哪些实现途径
“微时代”艺术审美的大众化程度愈来愈高
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艺术创造和欣赏的重要媒介
“微时代”的媒介技术对审美活动产生颠覆性影响
耐磨材料可分为金属耐磨材料、陶瓷耐磨材料和树脂耐磨材料,2014—2020年各类耐磨材料的消费量如下表所示:
2018—2020年中国耐磨材料市场规模总计比2014—2016年高约多少亿元?
256
286
316
346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皇宫,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________,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拥有中国古代最________的宫殿建筑群,还拥有一百八十余万件珍贵文物和大量的文献档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印记,是中华民族记忆传统、________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财产 巨大 继承
产业 庞大 延续
遗产 宏伟 传承
象征 丰富 接续
近几年来,“西方大师展”______,无论是公立美术机构如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毕加索:沃拉尔系列版画展”,还是商业机构如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展出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等等,都受到观众______,甚至出现一票难求、人数限流的火爆场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接二连三 追随
络绎不绝 热捧
纷至沓来 追捧
源源不断 吹嘘
尽管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意大利文化部门还是决定用蒸馏水清洗米开朗基罗的旷世杰作——《大卫》雕像。这项工程的目的之一是除去这座高达4.5米的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佛罗伦萨博物馆的负责人说:“这项工程并不是为了让雕像变得更好看。”意大利文化部长已经排除了干洗的可能性。
“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的“此”指的是:
《大卫》雕像是米开朗基罗的旷世杰作
这项工程是为了让雕像变得更好看
决定用蒸馏水清洗《大卫》雕像
要除去这座高达4.5米的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
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比2018年:
下降了不到5个百分点
下降了5个百分点以上
上升了不到5个百分点
上升了5个百分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