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服务。每个社会成员,既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阅读推广的触角。实践已经证明,让每个社会成员养成阅读的自觉和习惯,把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阅读推广中最难的事情,其难度远远超过阅读氛围的营造。而这件难事,也恰恰最有价值。社会成员若无自觉和习惯,全民阅读可能就只停滞于想象层面,这显然不利于书香社会的建设。
根据文意,作者认为阅读推广最难的事是:
阅读服务的提升
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氛围的营造
阅读价值的创造
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兴趣为基础、为_______;阅读兴趣又在良好阅读习惯的长期_______下,不断强化,得以巩固。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目标 推动
核心 影响
动力 引导
源泉 培养
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亟需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
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
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
你能追赶上领先者,这自然是坚忍之后的欢歌。可就在你的笑容绽放后,你却惊讶地发现,你保持着的微笑竟然也会遭遇尴尬,因为你无意中回头时发现,你身后也有追赶的人。他们一如昨天初出茅庐的你,他们_______,而且来势更猛。你终于悟出,荣膺金杯的勇士并不能天天举着金杯生活,_______追赶才是明智的选择。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紧追不舍 继续
来者不善 放弃
后来居上 习惯
如箭在弦 奋力
某单位所有员工都参加艺术、科学、人文三类书籍的阅读活动,每名员工至多阅读2种书籍,阅读1种书籍员工人数比阅读2种书籍的人数多一半,阅读艺术类书籍的人数是阅读科学类书籍人数的2/3,阅读科学类书籍人数是阅读人文类书籍人数的4/5,问该单位至少有多少人?
20
25
30
50
温总理在中欧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首先重申了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原则,即西藏和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希望默克尔能在会见达赖喇嘛一事上认错。此后特别强调,法国、德国是中国的朋友,是战略合作的伙伴,朋友和伙伴也有说过错话做过错事的时候,但只要认识了,改正了,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友好相待。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表明了中国底线外交的三个层面:清晰性、反馈性和建设性
表明了中国底线外交的三个层面:原则性、反馈性和灵活性
表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表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原则性和适应性
为了鼓励阅读,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作家,无不极力论证阅读的好处。所谓好处,指的是阅读能给一个人带来现实回报。为此,规劝阅读的文章往往竭力证明诸多成功人士是如何善于从阅读中把握商机的。其实,竭力论证阅读对成功有所助益的人与公然持“读书无用论”者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即主张从功利角度诠释阅读的意义。由于现实中决定个人事业成败的因素相当复杂,阅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往往微不足道,这就淡化了阅读的吸引力,而过分功利地解读阅读,阅读就不可避免地变得干瘪、乏味,甚至沦为赤裸裸的工具。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读书无用论”源于对成功的盲目追逐
应从非功利的角度重新探寻阅读的意义
专家学者对于阅读方向的引导存在误区
过分强调阅读工具性会使读者丧失兴趣
线上阅读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内容传播渠道,让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了,但其并非唯一的阅读形式。事实上,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一种不可或缺、具有独特优势、更适合进行深度阅读的重要阅读形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纸质书在设计、排版等各方面,更能给读者带来许多独特、珍贵的阅读体验
在数字时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才能过上更充实、有效的阅读生活
对于文本篇幅长、内容丰富的经典作品,纸质书更容易使读者形成系统思维、专注能力
在我国成年读者中,大多数人选择的阅读形式有纸质阅读、网络阅读、新媒体音频听书阅读等
一款小程序宣称,可以通过将部分字母加粗(大部分为单词首字母或冠词),人为制造阅读注视,从而帮助读者阅读英文等字母语言时集中精神,提高阅读效率。该程序的官网将未经该程序加工和经过该程序加工的同一个文本对照,让读者进行阅读体验。有些人表示,用了该程序后阅读“快到飞起”;也有人认为,感觉读得快,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该程序对阅读没有帮助。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不能驳斥该程序有助于阅读的观点?
在官网看对比图时,读者看过原文再看加工过的文本,已是第二遍阅读,更熟悉内容,自然速度会变快
人们看到加粗的字母,会主动调动以往的经验,“脑补”出剩下的字母,设想下文中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年龄较大的读者在阅读字母语言时会采取跳读策略,更频繁地跳过某些不认识的单词,加粗的字词会影响阅读速度
阅读是一件非常消耗脑力的任务,过快的速度会让人的工作记忆快速消耗殆尽,难以理解文本,阅读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途径更加多元化,并且不断深化与拓展,呈现出数字阅读的新态势。阅读本是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私事,但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数字阅读成为了一件能够与他人共享、交流的事情;数字阅读的行为习惯,推广方式及平台等也都在发生变化。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的是:
有统计显示去年实体书店的销量下降了30%左右
有数据显示去年电子书的购买率下降了10%左右
数字阅读的“智能”元素改变了传统阅读的本质
社交媒体本身能为数字阅读找到更直接分享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