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增加了“对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实施按日计罚”、“对严重的违法行为采取行政拘留”以及“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面对政府的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要引咎辞职”等内容,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这是国家运用: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规范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宏观调控手段保障环境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证环境保护工作快速发展
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环境保护进行调控
阅读推广,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服务。每个社会成员,既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阅读推广的触角。实践已经证明,让每个社会成员养成阅读的自觉和习惯,把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阅读推广中最难的事情,其难度远远超过阅读氛围的营造。而这件难事,也恰恰最有价值。社会成员若无自觉和习惯,全民阅读可能就只停滞于想象层面,这显然不利于书香社会的建设。
根据文意,作者认为阅读推广最难的事是:
阅读服务的提升
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氛围的营造
阅读价值的创造
改革户籍制度已经成为某市当前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要点就是放宽对外来人口的限制。但决策者却面临两难,一方面他们懂得吸引外来人口对加快该市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又担心人口激增会带来许多压力。因此在决策班子里形成了“开放”和“保守”两种意见。
下列各项如果是真的,都只能支持上述某种意见,除了:
“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已经严重不适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观念的转变,该市近年来幼儿园和中小学数量递减
该市现有的交通、教育等基础条件和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其城市人口扩容的需要
据该市公安部门统计,近年来该市犯罪案件增加,案犯中来自流动人口的比例提高
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提炼压缩成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小刘摘抄优美词句的“好词好句”手册
小李整理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后写出的文章
小郭从出版社拿到的经济类新书目录和简介
小赵购买的急救手册
某研究员认为,人类语言最初直接来源于鸟类和灵长类,因为如果重新审视现代人类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相互交流是如何从鸟类和其他灵长类古老的交流模式系统演化而来的。他宣称,从鸟类身上,我们获得了语言的旋律部分;从其他灵长类身上,我们获得了语言的实用性内容部分。在过去10万年里的某个时候,这些能力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所知的人类语言。
上述结论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人类的交流与其他动物的交流之间的相似度比我们一般认为的要多
人类语言包含两个不同层面:与句子可变结构相关的表达层面以及表达句子核心内容的词汇层面
人类语言的交流在过去和现在变化不大
鸟类和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哺乳动物有自己的交流语言
不少学生的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学校举办的假期补习班,明明是正常教学时间里上的课,却偏偏要挪到假期时间来补习,而且收取的费用相当可观,学生们不去还不行。这种行为虽然与“有偿家教”无涉,但却是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对这样恶劣的乱收费行为,地方教育部本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试问,教育部出台的新“师德规范”能规范得了吗?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各种形式假期补习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新“师德规范”无法完全杜绝五花八门的“有偿家教”
地方教育部门对乱办补习班、乱收费行为的无视
当代教育方式仍然以应试为导向,而非素质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
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
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
未来学家科克伦认为今后五十年内,人脑可能与电脑直接相连。他说,到二十一世纪初科学家将开始进行把芯片和人脑直接相连的开发工作。只要解决芯片与大脑接口问题,这一设想完全可能变为现实。现在已经能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全部内容以分子大小的字体刻在一枚针的针尖上,因此,人们利用同样的技术也可用来开发植入大脑的芯片。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今后五十年内,人脑将可能与电脑直接相连
科学家将进行把芯片和人脑直接相连的开发工作
电脑对信息存取的能力可以与人脑相媲美
目前,制约电脑植入人脑的关键是芯片与大脑接口问题
快速、持续、无法预测的竞争环境要求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化,同时要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抵抗资金风险的能力。目前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通常是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基于双赢原则”的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企业间的一种动态联盟,参加虚拟企业的各成员企业有一定的自主权。当出现了市场机会,各加盟企业就组织在一起,共同开发并生产销售新产品,一旦发现该产品无利可图,便自动解散。因此,虚拟企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当今社会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为各企业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
企业想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扩大优势,需要一种新的运行模式
虚拟企业中的任一加盟企业生产上出现问题都会中断整个生产链的运行
虚拟企业可迅速集中最强设计加工与销售力量,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的。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引入中国。当时引进这样一个概念,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是被逼出来的。古人从不称自己的学问为“国学”,而直称其为儒学、道学、理学、心学、佛学、玄学、子学等。“国学”概念出现之后,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
根据这段文字,“国学”的哪一方面不能确定?
诞生背景
具体所指
传播过程
概念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