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团结是在社会组织中由于成员之间按彼此相似或相同的劳动形成的团体,个体保持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是机械团结:
乡村中,村民们在生产时从事相类似的工作,共同的经验和共享的信念使他们团结在一起
家庭里,各个成员有着共同的道德伦理观念,相亲相爱、互帮互助,营造活泼有爱的氛围
企业里,所有员工都认可共同的企业文化,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奋进
社团中,大多数年轻人都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基于个人的特色,协同完成共同的任务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始,上海的幼儿园、中小学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准说上海话。在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孩子们不能在交际中学会上海话,不能养成说上海话的习惯,自然不会关注说唱上海话的沪剧了。沪剧吸引不了观众,也就失去了从业人员的后继。业内人员趋于老化,而有才华的人才不愿进来受苦。好剧本难觅,好演员难觅,好编曲难觅……于是,以往一年中出现十几个新戏、一台戏中出现好几个新人的沪剧文化生态,再无踪影。
对上面语段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提示了沪语不被重视的“后遗症”
分析了沪剧创演人才和观众消减的原因
表达了沪剧舞台后继无人的感慨
回顾了沪剧文化生态每况愈下的历史
如果市场估价人员对该小区面积为9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的估价在16700-17300元/平方米之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8号1002室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83号204室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111号801室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只有两套面积为9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一款小程序宣称,可以通过将部分字母加粗(大部分为单词首字母或冠词),人为制造阅读注视,从而帮助读者阅读英文等字母语言时集中精神,提高阅读效率。该程序的官网将未经该程序加工和经过该程序加工的同一个文本对照,让读者进行阅读体验。有些人表示,用了该程序后阅读“快到飞起”;也有人认为,感觉读得快,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该程序对阅读没有帮助。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不能驳斥该程序有助于阅读的观点?
在官网看对比图时,读者看过原文再看加工过的文本,已是第二遍阅读,更熟悉内容,自然速度会变快
人们看到加粗的字母,会主动调动以往的经验,“脑补”出剩下的字母,设想下文中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年龄较大的读者在阅读字母语言时会采取跳读策略,更频繁地跳过某些不认识的单词,加粗的字词会影响阅读速度
阅读是一件非常消耗脑力的任务,过快的速度会让人的工作记忆快速消耗殆尽,难以理解文本,阅读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违反一事不再罚的是( )。
甲酒后驾车在A路段被罚款300元,后其继续驾驶在B路段又被罚款500元
某市环保局对甲企业的违规排污行为罚款1万元,数日后市工商局又责令其停业整顿
甲因走私香烟被县工商局罚款5000元,不久县法院以甲构成走私罪判其罚金6500元
某县环保局对甲企业的违规排污行为罚款1万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由于此次排污所造成的后果严重,县工商局又对甲企业罚款2万元
一个由4个数字(0-9之间的整数)组成的密码,每连续两位都不相同,问任意猜一个符合该规律的数字组合,猜中密码的概率为:
青年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充满激情和活力,接受新生事物快,参与意识强,但他们在认识和理解现实时也容易产生________的问题,对事物的________、困难的艰巨性认识不够。因此,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丰富、复杂、生动的社会大课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管中窥豹 多样性
先入为主 曲折性
一叶障目 复杂性
自以为是 两面性
某中学的教师都很有爱心。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免费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凡是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都和困难家庭结成了帮困对子,但所有免费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的教师都没有人和困难家庭结成帮困对子。
根据以上前提,下列哪项一定为真:
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没有资助贫困生
有些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没有志愿献血
有些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经常献血
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跟困难家庭结成了帮困对子
审美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动态教育,应当把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贯穿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谆谆不倦
春风化雨
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
某机构对2000名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进行了关于经常选择的交通方式的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如果2000名被调查者均要求坐高铁或飞机从同一城市前往北京,那么从哪个城市出发时,优先选择飞机的人数在750人左右:
西安(高铁运行时间:4.5小时)
太原(高铁运行时间:2.5小时)
广州(高铁运行时间:8小时)
贵阳(高铁运行时间:9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