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形成受到两次大的破坏和冲断。第一次是反右,大跃进经济崩溃期间,在校生数由1960年的10963万人,下降到1962年的7480万人,其中中专生由222万人下降到54万人;第二次是“文革”动乱期间,估计有70--80万人未能受到大学教育,超过1亿中小学生受到质量很低的教育,几百万知识分子无法工作和科研。全国12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由1964年的2.34年仅上升到1982年的4.61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
有多少人由于“文革”未能受到大学教育:
168万人
70~80万人
几百万人
无法确定
关于现代前沿科学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即人工智能,可用于需要人类智力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如医疗诊断、管理决策、语言理解等
5G网络的通信速度可达现有4G网络的数百倍,几乎不会发生通信延迟
QR码三个角上的“回”字图形的作用是帮助解码软件确定码的位置、大小、倾斜角度
AR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它由计算机生成交互式三维动态场景,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
科技对学术进程影响巨大,影响中国学术进程的科技活动,有三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纸的发明,二是印刷技术的普及,三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古籍数字化为其中之一)。前二者对学术的巨大作用已被历史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左右学术的趋向也初露端倪。
不过,人们在认识科技与学术的关系时,往往关注积极方面。比如人们认为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书籍的出版和文学的繁荣;汉末魏晋时期纸张取代简牍极大地促进了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雕版印刷的积极作用也被充分认识。两宋时期的刻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育文化传播,并且作为一种产业加速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都市文化的布局,对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_______________。不讲或少讲并不等于不存在,事实上早在北宋,苏轼等人已经开始思考印刷流行对文人的影响。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对此问题,叶梦得亦颇有体悟。其《石林燕语》指出刻本书籍广泛传播后的两个弊端:一是读书人诵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二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刻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
古籍数字化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一样,虽然也对学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却是历史的必然,无可逆转。根据历史经验预测数字化进程,可能有两个特点:一是数字化古籍最终取代纸本书籍,二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从历史来看,纸书取代简牍,印刷取代抄写,都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经济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改进的支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纸张起初很稀有,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用,随着技术改进、成本降低,纸张才逐渐普及。二是因为观念的变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末魏初重简轻纸,对粗糙的纸张并不认同,纸的应用往往与俗文化连在一起。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替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刻本取替写本则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之后方才完成,均完成了较长的一段时期。可以设想,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电子出版得到官方认可,电子文献征引获得“合法性”,各种电子书籍和电子商品全面普及等等,均需漫长的时日。
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探讨的是:
古籍数字化有无必要
古籍数字化对学术的影响
科技对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影响
纸本与电子文本共存时代的特点
下列加粗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含义相同的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下列教育家与其名言对应不正确的是: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墨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荀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009年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51.1万人,毕业37.1万人,年末在校生人数为140.5万。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39.5万人,毕业531.1万人,年末在校生人数2144.7万。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3.6万人,毕业619.2万人,年末在校生人数2178.7万。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30.3万人,毕业823.7万人,年末在校生人数为2434.3万。全国初中招生1788.5万人,毕业1797.7万人,年末在校生人数为5440.9万。普通小学招生1637.8万人,毕业1805.2万人,年末在校生人数为10071.5万。特殊教育招生6.4万人,年末在校生人数42.8万。
2005-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数以及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数见下图:
2009年资料中全国各类教育招生数之和为:
6036.9万人
5827.2万人
4389.6万人
3663.8万人
当下,众创空间正朝着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的趋势迭代发展。全国有超过400家由投资机构建立的“投资+孵化”类众创空间;以创业咖啡、创业茶馆等为代表的各类主题式开放众创空间,有效降低了大众创业的门槛;采用共享经济理念发展的联合办公形式众创空间,帮助大众创业者共享信息、知识、技能、想法和拓宽社交圈子;由大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促进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另外还有将创业培训、创业投资等专业服务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的平台型众创空间等。这些众创空间各具特色,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众创空间:
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同类型及特色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2020年12月,C市天然气用量为9.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66%。从供应结构看:中石油供应7.2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44%;中石化供应2.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29%。从用气结构看:民用气为3.9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72%;CNG用气0.6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7.25%;工业用气5.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5%。
2020年,C市天然气用量为107.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83%。其中,中石油供应73.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2%;中石化供应33.5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8%。从用气结构看:民用气为33.75亿立方米,同比増长5.4%;CNG用气6.99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3.92%;工业用气66.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3%。
2021年2月,C市天然气用量为9.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38%。从供应结构看:中石油供应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23%;中石化供应2.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5%。从用气结构看:民用气为3.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34%;CNG用气0.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5.88%;工业用气5.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79%。
2021年1—2月,C市天然气用量为19.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8%。其中,中石油供应14.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88%;中石化供应4.98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58%。从用气结构看:民用气为7.7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75%;CNG用气1.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4.3%;工业用气10.2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17%。
以下柱状图反映了C市天然气2020年12月—2021年2月间哪一数值的变化趋势?
中石油供气量
中石化供气量
民用气用量
工业用气用量
从1979年到1982年,哪一类人的就业人数增减变化与城镇新就业人数的增减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城镇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
其他人
下图反映了2003~2010年该省城镇居民哪种主要耐用消费品每百户拥有量的变化趋势:
电冰箱
彩色电视机
摩托车
家用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