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一个人群只有两个人A、B构成,A、B均知道一件命题p,p是A、B的知识,但此时p还不是他们的公共知识。当A、B双方均知道对方知道p,并且他们各自都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p……这是一个无穷的过程。
由此推出:
p与A、B之间是公共知识
p与A、B之间是基础知识
p与A、B之间是通用知识
p与A、B之间是同一知识
依次填写在甲乙丙三处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刚参加工作,_______甲_______后来回想起来,自己也常常惊讶于那时候的大胆:_______乙_______却居然敢放言高论,_______丙_______
甲:①我为了赶任务开始写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②我开始写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为了赶任务,
乙:①对于本国的古典文学缺乏系统研究,对于欧洲文学所知有限,而政治思想水平也很低的那时的我,②我那时对于本国的古典文学缺乏系统研究,对于欧洲文学所知有限,而政治思想水平也很低,
丙:①真是大胆的事。②岂非大胆?
甲①乙①丙②
甲①乙②丙②
甲②乙①丙①
甲②乙①丙②
17世纪的英国学者托马斯·富勒说:“知识使好人更好,坏人更坏。”塞缪尔·约翰逊则说:“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罗素说:“科学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善可恶。”而爱因斯坦说得更加简洁:“刀子有用,但也能用来杀人。”
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知识需要人文控制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与道德
知识就是刀子
长期以来,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的内容、范围、知识点,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点的考试权重,规定了各个知识点的考试题型,其“标准”明确、具体、直观,对教师教学的导向极其强烈。一方面,它缩小了国家课程标准关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范围;另一方面,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点在考试中的权重,教师的学科教学活动“做题化”“训练化”倾向越发严重。在考试大纲的这种强大的导向下,教学过程几乎“窄化”“异化”成了考试训练过程,让教育教学活动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无力自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考试大纲的强导向作用亟待弱化
考试大纲的存在不符合时代要求
考试大纲的出现强化了应试教育
考试大纲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学发展遇到的困难是可以理解的,如知识成倍增长,新学科不断出现,旧学科依然存在,学校的扩大趋势不可阻挡,因此大学变得更难管理,足以耗尽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管理者是从教育者中挑选出来的,由于缺乏管理方面的训练,很可能陷入可悲的境地。他们因学术经历而被任命,之后却再没有时间来思考学术问题。学校的扩大要求他们不遗余力地寻求资金等各种支持发展的资源,他们在为保持发展自己的研究中心而奋斗时,也越来越深深地卷入了筹集资金和事务的苦役。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大学扩张的主客观因素
大学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大学管理者陷入困境的原因
选拔大学管理者的最佳途径
文化产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源于对文化作为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进行研究,是从产业角度对文化进行研究。这正是原有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相对薄弱甚至相对忽略的,是仅依靠原有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难以支撑的研究领域,也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急需学科建设支撑的领域。
这段话意在说明:
建立文化产业学学科的必要性
文化产业学将取代文化创意学
原有文化创意学科群相对薄弱
发展文化产业学所面临的困难
人事行政培训是指通过有关的培训机构,由具有实际行政经验和行政科学理论知识的人员,教导政府公务人员掌握和提高行政工作所需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下列不属于人事行政培训的一项是:
为了提高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省委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学习
某县近年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因为工作需要按计划派相关人员到西安外国语大学学习外语
某机关组织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太极拳
某县对2007年新录用的公务员在正式上岗前统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综合能力培训
评论文章若想可读,就要写活,既要_______,也要提出建议;既可从细微处议论,也可就大政方针发言。作为平面媒体,报纸要和网络竞争,追求_______显然不现实,只能在思想的深度上下工夫,用“综合性”的专栏言论来克服劣势。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针见血 关注度
针砭时弊 时效性
高屋建瓴 发行量
言之有物 世俗化
经验决策:依靠个别高明的谋臣术士,或凭借决策者个人的阅历、知识和智慧进行的决策。
下列属于经验决策的是:
某企业的决策中主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抓大放小;二是分工多元,对决策内容实行“分类管理”和“分层管理”;三是抓主要矛盾
某民营企业的投资者和创办者常亲临第一线,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握全局,以“过去出现的事将会重复出现”为决策前提,大大减少了经营风险
某老总总是通过与专业的市场研究公司合作,通过它们收集信息,然后结合企业的情况再做决策
某企业一条生产流水线坏了,技术人员认为要立即停产整修,老总担心完不成生产任务负违约责任,不同意停产,于是一拍胸脯:“有责任我承担。”技术员只好服从
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美德知识为重心,而强调返归内心,由对知识的荡涤,进而体验万物,适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让人获得灵魂的适意。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举。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中国美学强调返归内心,不主张认识外在美
把自我和万物融为一体是中国美学的必经之途
中国美学能让人获得灵魂的适意
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举,重视生命的体验